课前怎样预习?
时间:2014-07-02 20:25 来源:未知 作者:张澳 点击:次 所属专题: 预习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所谓预习就是在上新课前,把下一课要学的内容预先自学一遍。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对要学的内容有基本了解,上课时就能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但有些同学在预习后以为书上的内容都会,上课时不能认真听课,反而影响学习。以下谈谈预习的利弊。
正确预习的利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
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及时补缺
把预习时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比较,以提高自己思维水平
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预习的过程就是自学,能坚持预习的同学以后自学能力必然较强。有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在预习时不仅看教材,还同时钻研相应的参考书,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理解所学内容,有时甚至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预习过程中,边看,边想,边演算,在书上适当勾画或批注。
看完书后,最好能合上课本,独立回忆一遍,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强化记忆。同时,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重点和不理解的问题,尝试做笔记。这样自学能力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得到培养。
盲目预习的弊
预习虽然有上述那么多的好处,但是,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按上述要求认真做的,由于各科负担都比较重,导致多数同学没有时间去预习,或即使预习也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地看一遍书,感觉都看懂了,上课时不能全神贯注地学习,某些隐患由此而来:
认为本节所学内容已懂,心不在焉。
这类同学上课时常会走神,认为没有必要再仔细听课,不能跟着老师思路去分析、思考、练习,自己另搞一套。其实,老师上课一般都不会照本宣科,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老师会设计一些例习题,让同学通过做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果你不当心就会留下隐患。
自以为是,理解不深刻。
有些同学在预习时觉得书上的内容已经理解,其实理解不深刻,甚至有错误。但由于自己不知道,上课时却对此不屑一顾,去做“上点档次”的题目。有时会出现难题会做而简单题却做错的现象。
给高三同学的特别建议
尽管预习有那么多的好处,但实际上由于高中各科作业量都较大,相当多的同学在完成当天作业后已经没有时间用于预习了。即使勉强把书看一遍,那样的预习是没有效果的。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要预习,不妨按下述提纲进行:
1.理出本节(或一个自然段)的知识结构(或画出框图),记住有关的定义、定理、公式;
2.试做书中的例、习题,并把自己的解法与例题比较优劣;
3.总结出本课的重点、难点以及突破难点的具体方法,把解题经验上升为数学思想方法。
4.记下前三步中遇到困难和思维障碍处,以便上课时认真搞懂,课后尽可能整理笔记,并与听课前比较,看有多大进步。
以上提纲仅供参考。课前老师如能给出有针对性的提纲是最好的,经常预习的同学可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那也很好。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