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辅导:需熟知的化学结论
时间:2025-04-09 09:10 来源:未知 作者:化学自习室 点击:次 所属专题: 识记知识点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1)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的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是错误的。如,同素异形体间的互换。
3)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4)分散系都是混合物。胶体不带电。胶体微粒才带电。各类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他们的微粒的大小。丁达尔效应是用来区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
5)容量瓶和滴定管在使用前都要先检查是否漏水。
6)滴定管、pH计的读书必须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值。其它的读数只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值。pH试纸的读数只能是整数。 7)只要活性电极作阳极电解。任何情况下阳极就首先失电子而溶解。
8)电解水时:加硫酸之类的含氧酸、加氢氧化钠之类的强碱、加硫酸钠之类的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都可以增加水的导电性。
9)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时,要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其原则是从溶液中析出什么就加什么。
10) 在原电池中一般都是活泼性强的金属是负极。注意: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的一定是负极 。
11)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酸,碱,盐和一些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是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不一定不导电。
12)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不一定强,若电解质的导电性不一定弱。
13)盐类水解本质就是水的的电离程度增大即促进水的电离。双弱离子不一定发生双水解。
14)在盐溶液中有弱离子不一定就水解。
15)在酸碱溶液或硫酸氢盐溶液中,水的电离都要受到抑制。且他们所提供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则抑制越严重。
16)中和滴定(或其他滴定) 时眼睛只能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17)滴定终点的确定:当最后滴入一滴溶液时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刚好发生突变。且在30秒内不复原。
18)一个滴定最少都要做两次平行实验其相差不能超过0.02mL。
19)滴定有关单质碘的实验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高锰酸钾滴定不用指示剂。
20)离子反应只有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才发生。实验室用铵盐与消石灰的反应是离子反应,但不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21)离子反应的本质就是反应物离子浓度的减少。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有更难电离或更难溶的物质生成(复分解反应型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二是有新离子生成(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
22)有氯水,没有氟水。氯水、氨水、铝热剂合金是混合物。液氯,液氨是纯净物。
23)氟化氢在标态时为液体。氢氟酸是弱酸,能与硅和二氧化硅反应,硫酸等强酸则不与硅及二氧化硅反应。
24)12克金刚石中所含有的碳碳键有2摩尔。60克二氧化硅所含有的硅氧键有4摩尔。
25)在冰中每个水分子周围最近的水分子有4个。平均每个水分子形成2个氢键。 氢键不是化学键。
26)其它的分子晶体每个分子周围最近的分子都有12个(大多数分子晶体为面心立方晶胞,配位数为 12)。
27)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的环上有12个原子,6个碳原子6个硅原子。所有原子晶体都是sp3杂化。
28)在前36号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元素为Cr。具有空轨道最多的元素是K、Ca。稀有气体都没有未成对电子。
29)同一周期ⅡA的第一电离能大于ⅢA。ⅤA的第一电离能大于ⅥA。一般而言同一主族的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小。但有例外。
30)凡是平面的分子都是sp2杂化。凡是直线的分子都是sp杂化,水和双氧水均是sp3杂化。
31)一般来说δ键比π键的键能大。但氮气分子中δ的键能就比π键的键能小。
32)H+是所有离子中半径最小的,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则半径越小。在第三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最大的是P3-。
33)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探究外界条件对速率的影响时一定要只允许一个条件变化。催化剂要参加反应。催化剂是同等程度的改变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时正反应逆反应都要增大。
34)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是化学平衡的本质和核心。此时各物质的浓度、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体系的平均分子量、体系的压强,体系的温度、体系的颜色均保持不变。此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即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35)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36)等效平衡问题。有两类:一类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的非等体积反应,只有保持物质的量相当。则完全等效(即全等等效)。另一类是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的非等体积反应,只有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相等,则可达到不完全等效平衡(即等比等效)。若等体积反应则两种情况都可以达到等效平衡。
注:等效平衡这个说法在这些年的高考中是没了,但这一思想方法或思维类型在题目中还时不时出现。所以,掌握解题要领还是有必要的。
37)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非等体积反应,若反应物或生成物只有一种(必须是气态),则增加它的量就相当于加压。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若反应物或生成物只有一种则增加或减少这种物质的量则平衡不移动。
38)等效平衡中互补规律:若反应A(g)+2B(g)=2C(g)ΔH=akJ/mol.在恒温恒容体系中进行,若开始时加入1摩尔A 和2摩尔 B,反应达到平衡时,A物质的转化率为 m% ,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b kJ/mol 。如在相同的容器中加入2摩尔C,在相同的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则平衡时C的转化率为 (1-m)% , 反应吸收的热量为(a-b )kJ/mol.
注:等效平衡这个说法在这些年的高考中是没了,但这一思想方法或思维类型在题目中还时不时出现。所以,掌握解题要领还是有必要的。
39)反应体系中增加固体或液体的量对速率不改变,对平衡没有影响。对平衡常数没有影响。
40)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要减小。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要增大。
41)离子反应一定要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才发生,是错误的。在溶液中,凡有弱电解质生成的反应,均是离子反应。如,醋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42)pH相同的酸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 pH 变还是不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43)两碱混合求pH .必须先求混合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44)中和滴定时滴定管必须润洗。而锥形瓶不能润洗。锥形瓶只有干净就行。石蕊不作酸碱中和的指示剂。
45)制备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时一定要形成封闭系统。
46)做试管实验:取一只干净的试管,加入待测物质少许。再加入某试剂少许,有什么什么现象。即可得出某结论。
47)平均分子量计算的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体系的气体的总质量除以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48)铁和硫混合加热,再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只与铁的量有关。
49)卤代烃消去的条件是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并加热。醇消去的条件是浓硫酸并加热。
50)写酯化反应千万不要忘了水,条件是浓硫酸并加热,反应为可逆反应。写缩聚反应要注意端基原子和端基原子团。
51)有机物同分异构常用基团记忆一组:碳原子个数少于10的烷烃中。一卤取代物只有一种的有四种。丙基2种,丁基4种,戊基8种。苯环上的2取代有3种。3取代有10种或6种或3种。两种不同的氨基酸形成的二肽有4种。两种均含有α-氢的醛发生羟醛缩合的产物有4种。
52)银氨溶液的配制是在硝酸银溶液中加稀氨水。氢氧化铜悬浊液的配制是在氢氧化钠中加少量的硫酸铜。
53)在苯酚钠溶液中加二氧化碳反应只有一个,但加二氧化硫就有两个。苯酚的沉淀反应必须要过量的浓溴水。
54)在100度以上时,四氢烃完全燃烧。前后体积不变。四氢烃有CH4,C2H4,C3H4。
55)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多少种吸收峰,就有多少种不同位置的氢。质荷比最大的就是分子量。醇的酸性比水还弱。
56)C8H8O2的芳香酸有4种,芳香酯有6种。C10H20O2的酯由含相同碳原子的酸与醇反应而成则结构有32。
57)碳原子相同的硝基化合物与氨基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碳原子相同的的酸与酯,羟醛,羟酮,酚醛,酚酮为异构体。
58)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就是电解质的电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59)电解铜之前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可能得到金属单质。
60)同一种物质的溶液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要大。
6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所以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就可以升温。
62)碱石灰是由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所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碱性干燥剂。
63)所有的取代基都是电中性的如CH3-,HO-等。CH3-,有9个电子。HO- 也有9个电子。
64)NO2在密闭容器中会发生反应变成N2O4,所以没有纯净的NO2
65)在金属与硝酸的反应中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其硝酸的还原产物为气体。若要把金属离子完全沉淀则加入的氢氧根离子的我知道量就等于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若要把产生的气体全部溶于水生成硝酸则通入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电子的物质的量的四分之一。
66)在金属与硝酸的反应中。无论硝酸过量与否,若要使盐完全沉淀则加入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就等于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
67)在铁和硝酸的反应中。只要铁和硝酸恰好完全反应,且还原产物为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则被还原的硝酸就占参加反应硝酸的四分之一。
68)工业上制造钠是电解融化的氯化钠。工业制造镁是电解融化的氯化镁。
69)氟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氟离子是还原性最弱的离子。
70)H2O,H2O2中氧元素都是sp3杂化。SO32-,SO42-中硫元素都是sp3杂化。
71)所有难溶性碱受热都要分解成水和碱性氧化物。
72)酸中也可能含有金属元素如高锰酸。硅酸不溶于水。
73)一说到溶解度就必须说明温度,否则,没有意义。一说到气体的体积要标态才有意义。
74)pH相同的强酸弱酸溶液,意义完全不同。强碱弱碱也是如此。
75)铬元素的最外层电子只有一个。钛,铁,锰等最外层都有两个电子。
76)第七周期的元素排满周期表一共有118种元素。
77)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是2,10,18,36,54,86,118
78)第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是1,3,11,19,37,55,87。
79)最外层有三个电子的元素一定主族元素是正确的。
80)第二主族是原子序数为a,则同周期第三主族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1,a+11,a+25 .
81)酚与酸酐才能发生酯化反应。多元醇与酸酐才能发生酯化反应。
82)卤代芳烃在常温下不水解。要水解则要加热加压和催化剂。
83)在酸性环境中的硝酸根离子就有硝酸的强氧化性:不能与I-,Fe2+,S2-,SO32-等共存。
84)弱酸溶液稀释其pH要变大。弱碱稀释其pH要变小。
85)漂白粉溶液与二氧化硫不发生复分解反应。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86)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的酸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还原性也逐渐增强,稳定性逐渐减弱。
87)金属的氢化物如氢化钠、氢化钙,等为离子化合物常温下为固体,非金属氢化物常温下为气体液体或固体。
88)O3是极性分子。P4的键角为60度,有6个共价键
89)只有部分分子晶体的化学式才表明了晶体的真实组成
90)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工业上氨氧化反应,工业上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伯醇的催化氧化反应。铁在氯气中燃烧只能生产三氯化铁。
91)重要的制气实验: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实验室制乙炔的反应。
92)单水解全可逆,不用沉淀符号,不用气体符号。
93)溶液的蒸发:NaClO溶液蒸干得到NaCl,Fe2(SO4)3溶液蒸干得到它本身。
94)离子晶体的配位数决定于离子的电荷和离子的半径。
95)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不能解释催化剂的有关问题。
96)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酸性高锰酸钾被还原为Mn2+。重铬酸钾被还原为Cr3+
97)酸式盐与碱反应一般与反应物的量有关,一般按先中和再沉淀后其他的原则来书写。
98)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反应都与他们的量有关。有三个反应。
99)HCO3-与[Al(OH)4]-不能大量共存。ClO-与Cl-,S2-,SO32-,HS-,HSO3-等都不能大量共存。
100)注意书写一些特殊物质的电子式如过氧化钠,过氧化氢,次氯酸,碳化钙,氢化钙,氯化铵等。
101)注意:做题时要看清楚是写电子式还是写电子排布式,还是电子排布图,还是画原子结构示意图。
102)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往负极、阳离子往正极运动。在电解池中阴离子往阳极运动,阳离子往阴极运动。
103)酸碱混合不一定发生中和反应。中和不一定为中性。中和的唯一特征是酸所提供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与碱所提供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溶液的酸碱性与pH没有必然联系,有联系必须注明温度。
104)分子晶体的融化只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或氢键,是物理变化。其它晶体的融化则要破坏化学键。
105)多元弱酸的正盐和酸式盐溶液中其微粒的种类是一样的。 .
106)在体积和浓度都相同的氯化钠溶液和醋酸钠溶液中所含的微粒数氯化钠溶液要多。
107)在体积和浓度都相同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所含的微粒数碳酸钠溶液要多。
108)NaHSO4,NH4HSO4等溶液只电离不水解。NaHSO3电离大于水解。NaHCO3等水解大于电离。
109)离子晶体的晶格能主要由离子的半径和离子的电荷决定。
110)金属腐蚀的本质就是金属的氧化。其负极是相同的。正极与环境有关。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要普遍,金属防护的两种方法。
111)所有的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所有的混合物都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112)铁单独与硝酸反应,铁都被氧化为三价铁。只有过量的铁与硝酸反应才生成二价的亚铁。
113)沉淀的转化:从溶解度大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小的沉淀是容易实现的。
114)油脂是混合物,是小分子物质。属于酯类。
115)维生素也是小分子物质。甲醛在常温下为气体。它是唯一的常温下为气体的含氧衍生物。
116)金属与硫酸和硝酸的混酸反应的有关计算必须用离子反应计算。
117)1摩尔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或二氧化碳反应均只转移1摩尔电子。
118)原子的价层电子也就是外围电子。但不一定是最外层电子。
119)元素周期表的五个区的外围电子排布。
120)离子晶体的晶格能的大小决定于离子的半径和离子电荷。
121)同种元素的含氧酸的酸性强弱由分子中的非羟基氧的个数决定。含氧酸中该元素的价态越高,酸性越强。
122)三看法比微粒半径——看层看序看电子。先看层,层多径大,如Cl-的半径>Na+;层同看序,序大径小。如 Na 的半径>Cl;层序相同看电子,电子多半径大。如Cl-的半径>Cl。
123)组成金属晶体的微粒是阳离子和电子。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为阴阳离子。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是分子,注意稀有气体还是由原子组成的。组成原子晶体的微粒为原子。
124)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转化率变不变、如何变,视具体情况而定。
125)记住:对于反应物或生成物只有一种的平衡体系,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增加这种物质的量,其效果均相当于加压。
126)记住:对于反应物或生成物只有一种的平衡体系,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增加这种物质的量,其效果是平衡不移动,是等效平衡。
127)记住:对于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的平衡体系。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我们增加其中一种物质的量,均相当于增加某种物质的浓度。但不能是固体或液体。
128)记住:像2SO2(g)+O2(g)2SO3(g)的非等体积反应,我们充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时,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物的转化率要高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转化率。
129)记住:计算化学反应的速率时V=Δn/V·t。其中体积V是不变的。
130)记住:对于在恒温恒容体系中,在绝热条件下的放热反应就相当于加热。吸热反应就相当于降温。
131)记住: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正反应和逆反应都要增大。
132)记住:要把某物质粉粹,或配成溶液,或洒在石棉绒上都是增大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
133)所有的化学平衡常数在反应一定时。均只给温度有关。
134)注意:用氢气置换氧化铜,若要得到1摩尔铜则要消耗的氢气的物质的量要远远多于1摩尔。其它类似的问题。
135)取一支干净的试管,加入待检测的试剂少许。。。。。。。你会说吗?
136)氢键的书写你会了吗?注意:氢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水,氨气,氟化氢所形成的氢键,你记住了吗?
137)能说明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转化率的改变。其它都不能。
138)记住:化学反应的温度越高,压强越大,使用了催化剂,反应的速率都会加快,到达平衡的时间就缩短,从图像上看就陡,斜率就大。
139)记住:要探究一个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时,我们一定要使其它的条件相同。
140)所有的金属碳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氢化物都要强烈水解。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