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高考专题>综合专题>

考前辅导:帮你化学突破!

高考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平常心去对待。静下心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最后一个阶段的复习冲刺,迎接最终属于自己的成功。虽然以下的话老师曾跟你们讲过少则三五遍,多则上百遍,在这里,我们依然想在考前最后再跟大家说一遍,希望同学们能认认真真地读或看。

Q1·考前五分钟如何利用?

1、考前五分钟试卷就发到你手中了,这五分钟要充分利用,可以浏览整卷,也可以直接开始看选择题,只要不动笔,就是考场规则允许的。

Q2·开始做1-10题选择,争取零失误。

2、第1~10题通常难度较小,细心快速做题,力争零失误。

Q3·如果不能肯定答案,试试排除法。

3、在后续选择题中,一般会考察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以及实验操作,一共5题左右,如果不能肯定答案,可以采用排除法,尽可能排除错误答案,然后在剩余选项中选择一个,不要空置防止后续涂卡时间紧张。

Q4·三大守恒适用于离子反应的求解。

4、离子反应题,先看电荷是否守恒,再判断原子是否守恒;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守恒加以判断。注意反应产物是否能与题中过量的某反应物进一步反应。

Q5·电化学,识模型,定电极,写反应式再判断。

5、电化学题先根据模型判断原电池还是电解池,若是原电池在图中标注正负极(若是电解池则在图中标注阴阳极),尝试理解或写出电极反应式,最后结合选项判断。注意选项是否有明显错误,如“电子经电解质溶液”,“电极反应的电荷守恒、原子守恒(注意电解液为酸性、中性、碱性或是特定导电物质)”、“特定离子交换膜的应用"等。

Q6·热化学,先状态,可排除,后计算。

6、热化学题注意反应物和产物状态,尤其是水。若选项中反应热、键能计算困难,可通过排除法判定答案,没必要死磕相关计算。

Q7·速率与平衡,圈圈点点引思考、定方向。

7、速率与平衡题,审题时圈出重要信息,诸如固态或液态、容器体积、恒压、恒容、恒温、绝热等。

Q8·阿伏加德罗常数(NA)关注条件与状态。

8、阿伏伽德罗常数题,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对象及条件”:涉及气体体积的一定要注意是否是处于标况,物质在标况下是否为气态(如SO3、H2O、苯、乙醇、己烷、新戊烷、HF等);注意微观粒子数(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数);会计算共价键数、转移电子数目 ,关注反应条件(可逆、浓度)。

Q9·弱电解及其水解,等量中有陷阱。

9、弱电解质与盐类水解题,注意等物质的量浓度、等pH、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至中性等条件的区别。

Q10·推断题,据现象,定存在,排干扰,量守恒。

10、离子推断题,根据(特殊现象或特定反应)实验现象(所加过量离子的干扰)确定一定存在的离子,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根据离子共存,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根据电荷守恒(数据信息),确定还可能存在的离子及其物质的量。

Q11·做题划重点,打“√”或“×”,利于选项与复查。

11、答题时注意划出重点,特别是在正误选项做出判断后,每项打上“√”或“×”的习惯。由于单项选择,三对一错,肯定选择错项。二对二错,定有疑难,重新审题,确定正误,反思对错。空想容易思路跑偏,但思绪随笔走更易集中注意。这样的做题痕迹也有利于后续的检查。

Q12·填涂答题有策略,先划后涂按习惯,建议为参考。

12、在完成全部选择题后再考虑填涂,不可做一题涂一题,注意力容易因此分散。另一方面,交替使用黑笔、涂卡笔作答也是浪费考试时间。个人建议在监考老师提醒15分钟的时候进行选择题填涂,因为在主观题作答过程中,可能会对选择题触类旁通,若提前填涂,则要在答题卷上修改,较为浪费时间,且可能残留造成多选。但必须注意有保证时间在交卷前保证能完成涂卡。

Q13·结构决定性质,以强制弱。

13、主要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其中,酸碱性、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比较,可以参照如下方式回答。

Q14·电子式、结构式如何写?

14、电子式、结构式书写,若是共价化合物,根据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其成键数目,利用积木搭建法使原子形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只有共价分子才既有电子式又有结构式(写写看:COCl2的电子式)。若是离子化合物,先看阳离子给了几个电子,再判断这些电子给了谁!阴离子原子团中原子以共用电子对形式成键,数数成键数目,成键时谁还缺电子(写写看:(CN2)2-、CaOCl2的电子式)。

Q15·解释题的套路,你试试!

15、解释物质熔沸点溶解性等差异时,若是同种晶体类型,按“是什么类型的晶体→是什么类型的作用力→哪些因素影响作用力的大小→决定了什么性质的差异”的套路回答;若是不同种晶体类型,按“a是什么类型的晶体→破坏什么类型的作用力→b是什么类型的晶体→破坏什么类型的作用力→这两种作用力谁大谁小”的套路回答(答答看:乙酸的沸点为什么比正丙醇高?)。

Q16·答题要求看清楚,对症下药才得分。

16、看清题目要求是单纯写方程式(包括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等),还是要求结合文字进行说明。

Q17·烷烃命名按规则,书写规范别看错。

17、有机物(烷烃)的命名,首先选主链(官能团)、定支链,位置要有序编号,对象不要搞错,然后就是书写名称要规范,不用错别字来捣乱。

Q18·化学计算题支招,中用否?

18、化学计算,从原先的只求结果到要求写出简要计算过程,考试的要求有所提高。解题可分三步:1.确定反应原理(比如强弱竞争思想的应用)、2.找出物质间的关系式、3.细心求解。计算方法涉及守恒法、差量法、极端假设法(比如计算某个值的范围)等,若是求范围,一般会用极端假设法,两个极端点求出来后要思考等号能否取到。大家在解题过程中请注意实验数据的取舍、有效数字的确定、规范书写计算过程及单位。读题后觉得毫无头绪的同学,请先快速进入下一题,不要影响考试情绪。如还有机会,请再仔细审题以求解决。

Q19·推断题细心推大胆定,假设验证来助力。

19、未知物推断部分,要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常考的金属元素是Fe、Cu、Na、Mg、Al,非金属元素是C、H、O、N、Cl、S、Si,常见的第一步反应是水解或者分解,试卷开头的“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题中各种明示暗示的“式量”,可为此题提供思考范围和方向。若看了两三分钟毫无头绪,切忌纠缠,先跳过去,不要因此影响情绪,你做不出来别人也做不出来,放心往下写。未知物推断出来后,答题一定要对号入座,第一格不一定是写最开始叫你推的那种物质,看清楚是写哪种物质的化学式。还要看清是写“化学式”还是“电子式”或者“结构式”,是写“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写方程式一定要注意反应条件。

Q20·实验方案有模板,若全面则得分。

20、实验题部分,方案设计采用“操作-现象-结论(‘若…则…’句型)”答题模板,规范作答。检验时注意是检验一种离子,或是多种离子,还是阴阳离子均需要检验。

Q21·原理大题有“麻烦”,得有时间来思考。

21、原理大题往往提供的是多个可逆反应,可能是连续反应,也可能是竞争反应。如果是连续反应,要注意两个反应活化能的差异、决速步的认定以及前一步反应产物浓度的变化对后一步反应平衡的影响。如果是竞争反应,则需要考虑产物的选择性以及各个反应之间的相互影响。

原理大题的选择题其实是不定项选择。如果是四个选项且选项之间存在对立性,基本确定是单选,如果超过四个选项且选项之间没有关联性,并且问“下列说法正确”或者是“措施或做法”的,那么基本是多选。对于这种题型,在这里提醒同学们的是:宁可少选,不要错选。平时的一些结论在这个题目情景中有可能并不适用,要结合题给信息具体分析。

Q22·平衡常数的计算,三段式铺路,注意有六。

22、平衡常数的计算,先是三段式铺路,然后代入定义式计算。需要注意的有:①条件是恒容还是恒压。如果是恒压,则反应后的体积需要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来求出(有时候也会直接给出反应后的体积,要注意辨识);②利用三段式时,要看清题目给的是物质的量还是浓度;③计算时不要遗漏方程式前面的系数;④若是用字母表达式来表达,力求化到最简;⑤物质的浓度是整个体系的浓度,如果某种物质存在多个反应,则需要全部考虑,即需要考虑物质的选择性;⑥计算过于复杂的可以跳过,化简过于麻烦的,可以保留原式。

Q23·作图画线有步骤,审题条件很重要。起点拐点与终点,平滑线条来相连。

23、对作图题的建议。第一步,明确横、纵坐标的意义;第二步,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比如改变压强,改变温度等等;第三步,确定起点和终点;第四步,确定拐点;第五步,用平滑的线将三点相连。需要注意的有:①如果题目涉及具体数据,一定要先计算再画图。尤其是计算浓度时不要忘了除以体积;②有些图像需要综合考虑平衡移动和反应速率变化的结果;③最好先用铅笔画再用黑笔描,或者先在草稿纸上画图,确认无误后再在答题纸上画。

Q24·解释说理要对题,理论分析要充分,方法角度多维度,切中要害就几句。

24、对解释说理题的建议。第一步,看准题目要求。是根据现实操作还是图表信息来进行原因分析,还有是否规定从什么方面来解释作答;第二步,如果是分析图表,则需要分析这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高中阶段基本就是控制变量法;第三步,多角度解答,同时再看一下题干中是否有其它相关信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平衡移动;②反应速率;③过渡态理论,活化能,活化分子,决速步;④生活生产实际,成本,原料获取的难易程度。

Q25·实验题,抓主线,慎审题,规范作答。

25、高考实验大题,大多是以物质制备为载体,既可以考查装置和试剂的选择、仪器辨识、气密性检查、添加顺序、制备原理、条件控制等实验细节,又可以在分离提纯和纯度检测上继续拓展。

抓住主线。物质制备的过程一般会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以文字或者图表形式提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信息。对于流程图,要抓好主线(产品线),即产物元素一般会沿着主线最终到产物,而杂质元素一般会沿着支线(副产品线或除杂线)与产物元素分离。在主线上,要明确核心反应步骤以及分离提纯步骤。

认真审题。a.看清楚题目,要求写的是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b.注意选择题问的是正确,还是不正确。c.注意题干中出现的一些限定词,例如“过量”、“所有”、“从操作上”。

规范答题。a.若要求写检验方案时,一般可按照“取、加、若、则”的套路答题。b.若问及温度或pH或流速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按照“若高于…”或“若低于…”的套路答题。c.文字叙述性题答题要求既简洁又全面,把认为最重要的最有把握的写在前面,其余的写在后面。还有就是不能过于笼统。例如尾气处理装置中,不仅要回答“吸收…”,还要加上“防止污染环境”;不能光写“除杂”而应该写“除去什么中的什么杂质,防止…”等等。

Q26·压轴有机题,有机会就要有信心。

26、有机大题是三道大题中最有可能拿满分的,所以不一定要放到最后时刻才做。关键在于推断,重点关注官能团的变化,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①关注题中特殊的反应条件(包括学过的和新信息提供的);②利用题给的已知结构简式进行推导和假设;③利用前后分子式的变化和不饱和度。若某种物质实在推不出,可以先放一放,有些时候这并不影响全局。

Q27·书写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要注意!

27、书写结构简式要注意,不要多氢或少氢,结构简式和键线式不要混用,苯环、基团书写要规范,比如,硝基(—NO2或O2N—)、醛基(—CHO或OHC—)、羧基(—COOH或HOOC—)。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生成的小分子物质不要漏写,反应条件写完整,用箭头代替原来的等号等。

Q28·支招有机合成路线书写。

28、有机合成路线的书写,往往参照题给信息以及仿照题干局部流程,通过原料与目标产品的对比找到设计思路。很多时候题中给出的2-3个新信息往往有那么一个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主要是放在此题中运用。书写格式要规范,要把反应物写在箭头上面,条件写在箭头下面,不要写反了。无机试剂可以任选,如果目标产品含氮,氨气这种无机试剂要重视。有机试剂需由原料制备,不能直接引用。苯环上引入基团时还要注意定位取代基的问题,比如甲基、羟基是邻对位定位基,羧基、硝基是间位定位基。氨基和酚羟基容易被氧化需考虑保护及复原。

Q29·支招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29、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通常涉及苯环上的同分异构体或者是含N、O、S等原子的杂环同分异构体。首先要看清是写出所有同分异构体还是写其中几个,全写的个数往往为4个左右,多写只看前4个,写对2个才有1分。书写时,可以根据限定条件先写出固定部分,再进行残基分析(通常借助不饱和度进行分析),并且从对称性较好逐渐向不对称过渡。

Q30·调整心态,沉着应考,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30、调整心态。A.深呼吸,遇到难题要冷静。提醒自己,要难大家都难,慌什么!B.没思路时就重新看题目,充分利用信息,一般来说题干中的信息都是有用的,可以想想这个信息告诉我们是什么用。C.难度无先后,可适当跳过。

新题莫慌张,老题需谨慎,新题信息新,知识落点低,老题防改动,防止思维定势。最后,最关键的是考试时一定要放平心态,相信自己,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

最后,祝同学们选考顺利!给自己高中化学学习之旅画一个大大圆圆的完美无比的句号,还有高高壮壮的铿锵有力的的感叹号!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