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注解与辨疑i>

一文搞懂什么是“吸附”和“脱附”?

这些生活场景,全是 “吸附” 在干活!

打开冰箱闻到异味,放一包除味剂就好 —— 它靠什么 “吃掉” 臭味?

沙漠里的集水装置,能从干燥空气中 “抓” 出水来 —— 这又是什么操作?

其实答案都是同一个:吸附。而当除味剂失效、集水装置释放水时,另一股力量在发力 ——脱附。

什么是 “吸附”?像给物质找 “临时宿舍”

 通俗定义:物质的 “主动粘黏”

简单说,吸附就是一种物质(吸附质)主动粘在另一种物质(吸附剂)表面的过程 —— 就像灰尘粘在衣服上、水汽附在玻璃上。但不是所有 “粘” 都是吸附,它有两个关键特征:

只在表面发生:吸附质不会钻进吸附剂内部(比如海绵吸水是 “吸收”,不是吸附);

有 “选择性”:比如冰箱除味剂(活性炭)只粘异味分子,不粘食物香味分子。

一文搞懂什么是“吸附”和“脱附”?

吸附的 “三要素”

一文搞懂什么是“吸附”和“脱附”?

两种常见吸附:物理吸附 vs 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物理吸附也称范德华吸附,它是由吸附质和吸附剂分子间作用力所引起,此力也称作范德华力。由于范德华力存在于任何两分子间,所以物理吸附可以发生在任何固体表面上。就好比磁铁吸铁钉 —— 靠分子间的 “微弱引力”(范德华力),容易分开(比如太阳晒衣服,水汽从布料上跑掉);

生活案例:活性炭吸异味、除湿袋吸潮气。

一文搞懂什么是“吸附”和“脱附”?

化学吸附:吸附质分子与固体表面原子(或分子)发生电子的转移、交换或共有,形成吸附化学键的吸附。由于固体表面存在不均匀力场,表面上的原子往往还有剩余的成键能力,当气体分子碰撞到固体表面上时便与表面原子间发生电子的交换、转移或共有,形成吸附化学键的吸附作用。就好比胶水粘纸张 —— 靠 “化学键” 牢牢绑定,很难分开(比如铁钉生锈,氧气和铁形成化学键,锈迹不会自己掉);

工业案例:汽车尾气净化器,用催化剂 “粘住” 有害气体并分解。

一文搞懂什么是“吸附”和“脱附”?

“脱附” 不是 “反骨”,是 “循环利用” 的关键

通俗定义:吸附质的 “离家出走”

当吸附剂 “装满” 吸附质后,想让它重新工作,就需要脱附—— 通过外界条件(比如加热、降压),让吸附质从吸附剂表面 “跑掉”。

用过的活性炭,放在太阳下晒一晒,异味分子脱附,活性炭能再用一阵;

MOF 材料在沙漠中吸满水后,稍微加热,水分子就会脱附,变成可饮用的水。

让脱附发生的 3 个 “小技巧”

加热:给吸附剂 “升温”,让吸附质分子变 “活跃”,挣脱引力(比如晒除湿袋);

降压:降低周围环境压力,让吸附质 “更容易离开”(比如真空干燥机,靠降压让水汽脱附);

换 “同伴”:用另一种物质 “抢” 吸附质 —— 比如用氨气和 MOF 上的 CO₂反应,让 CO₂脱附。

误区提醒:脱附不是 “失败”

很多人以为 “吸附剂脱附” 是没用了,其实恰恰相反 ——能高效脱附的吸附剂,才是 “性价比之王”。比如 MOF 之所以能用于 “空气取水”,就是因为它既能在低湿度下强力吸附水分子,又能在轻微加热后快速脱附,实现 “吸附 - 脱附 - 再吸附” 的循环。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