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高中化学中超分子的两个特性:分子识别和自组装
时间:2025-07-30 08:33 来源:未知 作者:化学自习室 点击:次 所属专题: 超分子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一、关于超分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乙酸二聚体
分子聚集体有的是有限的,有的是无限伸展的。超分子中分子的定义是广义的,也包括聚合体离子。
超分子比较复杂,但有一定的组织和完整性,具有明确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
超分子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包括:金属离子的配位键、氢键、π-π堆积作用、静电作用、疏水作用、范德华力以及重叠作用等。它们的强度分布由π-π堆积作用及氢键的弱到中等,到金属离子配位键的强或非常强。
关于超分子的两个重要特征:分子识别和自组装
(1)分子识别
①分离C60和C70实验
将C60和C70的混合物加入一种空腔大小适配C60的“杯酚”(超分子)中,C60就会装入“杯酚”中。
再加入甲苯溶剂,将未装入“杯酚”的C70溶解,过滤并分离得到C70。
再向不溶物中加入氯仿,氯仿溶解“杯酚”,不溶的C60得到释放并沉淀,过滤分离。
②冠醚识别碱金属离子
冠醚是皇冠状分子,不同大小的空穴适配不同大小的碱金属离子。利用不同的冠醚,就能分离不同的碱金属离子。
自组装则是确认后的"集体行动":
- DNA双螺旋自动缠绕成螺旋梯。
- 肥皂泡🫧自发形成球状结构。
(2)自组装
自组装是指基本结构单元(分子、纳米材料、微米或更大尺度的物质)自发形成有序结构的一种技术。在自组装的过程中,基本结构单元在基于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下自发地组织或聚集为一个稳定、具有一定规则几何外观的结构。
有自组装的开始,都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四大吸引力:
a. 氢键:就像分子间的"小磁铁"🧲
b. 疏水作用:油脂分子抱团取暖的求生本能
c. π-π堆积:芳香分子叠叠乐的默契
d. 静电吸引:正负电荷的致命诱惑⚡
这些作用力就像分子版的Tinder配对系统:
- 匹配度越高,结合越牢固
- 错误匹配时,系统自动"左滑"拒绝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