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必修一>铝铁铜与金属材料>常识与故事6>

成语中的金属

    汉语成语,就是人们长期以来使用的、约定俗成的、有着特定含义、结构形式固定的词组成的短语。成语包含了透彻完整的思想内容,寓意深刻,生动形象,简练明了,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其中许多成语中包含有金属知识,现举例如下:


    百炼成钢


    公元前600年中国巳掌握了冶铁技术,早期的炼铁是将铁矿石和炭一层夹一层地放在炼炉中,在650~1000℃以上焙烧,利用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使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冷却后取出铁块。这种炼铁方法叫块炼铁,用这种方法炼得的铁质地疏松,还夹杂着许多杂质、不坚韧,并无多大实用价值。后来经过不断实践,人们发现把这种铁加热到一定温度下经反复锻打,就可把夹杂的氧化物挤出来,此时铁的机械性能就得到了改善。在反复锻打铁块的基础上,古人又得出块炼铁渗碳成钢的经验,这是最早的钢。西汉时,为提高钢的质量,人们又增加了锻打的次数,由10次、30次、50次增至近100次从而得到所谓的“百炼钢”。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但取粗铁煅之百余火,每煅称之,一煅一轻,至累煅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称百炼不耗矣。”这就是“百炼成钢”。

    语源:刘琨《重赠卢谌》:“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现意:比喻人经过多次锻炼,非常坚强,或成为优秀人物。


    沙里淘金


    金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5%左右,分布稀落,主要来源为山金及沙金。山金夹在岩石中,含量极少,提取极为困难;沙金本也是山金,历经千百年来的风吹雨打,被冲入江河,与沙一起沉积成矿床,通常每吨沙中约含金3~5 g,至今人类都是采用“沙里淘金”的方法开采黄金,即用重力选矿法,利用黄金与沙子的比重差异,用水反复淘洗得到,过程异常艰苦,收获甚微。

    金,柔软金黄,熔点1067℃,化学稳定性高,不易被氧化,历来成为财富象征,古代常作为流通货币,至今仍被许多国家作为金属流通货币储备。

    唐朝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诗,生动地描述了“沙里淘金”的艰辛: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限。
    美人首饰王侯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莫道谗言如浪深,奖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语源:宋·王谠《唐语林·赏誉》“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玉,皆得其精粹”。

    原意:从沙里取出黄金。

    现意:比喻从大量的材料里剔出糟粕,选择精华,有时也用来形容做一件事情十分困难,用力很大而收获甚微。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