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学习指导>基础复习>

高考复习经验69则

1、要大胆向老师提问、质疑、甚至争论,与老师谈话往往能使自己在某个问题的思考上豁然开朗,相比那些不愿、不爱问问题的学生,知识有更大的提高,思维也会更灵活。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想成功,单靠自己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幸好我们班上有的是“高手”,它们大多很聪明,学习起来比我轻松的多,我就常常请教他们。

3、与同学讨论也是学习方法之一。有时,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会使好几个同学互不相让,引出一大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经过讨论建立起来的知识,更加晰明了,印象深刻。

4、平时总以为时间充裕,把很多事情都往后推,可是最后才发现,好多内容都没时间看了,只好走马观花,忍痛割爱,结果上了考场总觉得少点什么,心里不踏实。所以,要早着手,搭上高考复习的早班车。当然,开始的日子不会太好过,一套套综合题会把你高一、高二的骄傲、自豪统统击溃,但你要确信:付出总有收获,天道酬勤。

5、在高三,除了学习外,情绪的调整也很重要,焦虑、烦躁、压抑总会有的,但要看你怎样对待他。不要让它成为巨石,整日沉重的压在你心上,这样上战场能胜利吗?当我有了这种情绪时,往往丢下功课,痛痛快快地和同学玩一玩,想一想你的宏伟目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尤其是当复习进入后期,考试日渐增多,调整自己尤为重要。

6、我曾经追求学习方法的完善,以为别人的好方法都是点金石,结果搞的我无所适从,慢慢的我认识到,每个人都应有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照搬别人的模式是不行的。比如说上课记笔记,有的人笔记记得很漂亮,也很全面,有的人只记大概就可以了,也有的人根本就不记笔记。当从方法上看,这三者无所谓谁高谁低,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其优劣。我认为重要的首先是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正确了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只要学习态度端正,即使一种极为平常的学习方法也能产生极大的功力。古人说的好,学习要聚滴水以穿石,用心专一,持之以恒。

7、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意外的消沉下去,失去了一切可以让自己有信心的潜质,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坐标。这种成长中的迷惘绝不是可以用一种原因就漂亮的诠释完满的,前途的不堪设想与对能力的深深怀疑双双刺痛着我,当时真有种“人间如意者十之八九”的夫子式的感慨,每天最爱做的就是抱本书,坐到实验室后面的台阶上看天上的白云苍狗,直到有一天有一位一直在我身边的朋友告诉我:“你还行,还能做一个英雄,不能消沉,不可以随意丢弃父母朋友的期望,不可以轻易认输,不可以抛弃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责任。”然后,他借给我一本书《拿破仑》。
     渐渐的,我将自己的灵魂寄托在这位矮个儿的科西嘉人的身上。这个人屡败屡战,输也英豪的光辉渐渐激发起我天性中的不屈不挠的那一部分禀赋,靠着这种争雄岁月的激励,我终于战胜自己对自己的否定与怀疑,重新找回自己的信心。每个人都完全有能力拚得一个胜利,唯一的差别在于意志力的大小。在高中,最重要的不是学会某一种“妙方”,而是养成自己对胜利,对成功的旺盛的追求欲望,对自己百分之百的信心,对困难誓不低头的倔强意志,用自己的脑力、汗水加意志,每一个人都可以取得任何事的成功。世界上是有天才,但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在一个无法垄断知识的今天,只要一个人有毅力,就没有任何高不可攀的高度不可以战胜,包括高考。

8、在高三的学习和生活重要做到一下几点:一是学会减轻压力。高三学生的压力是巨大的,有来自自身的压力,又有老师、父母施加的压力,平常的模考又太多,每次还要排名次。适度的压力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这正如水,如果没有压力就不会形成美丽的喷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压力越大,喷泉越壮观。但是整天处在压抑之中,也是不利的。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缓解压力,甩下包袱,轻装前进。缓解压力的一个办法就是提高思想的认识水平,正确的认识压力,正确的对待考试、竞争,以压力为乐,有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俄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心态,有一种“让压力来的更大更猛一些吧”的豪情。再一种办法就是加强体育锻炼。每天坚持慢跑可以减轻疲劳,恢复精神,心情也舒畅的多。二是同学之间要建立互帮互助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高考是竞争性的,因而同学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单纯的竞争性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一个关系紧张的人际环境,对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同学之间还应有合作关系,大家应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在生活上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共同进步。在竞争的范围上,要开阔自己的眼界,不要囿于一个班级,一个学校。要通过同学之间真诚的互助而构建一个强大的学习场,这个学习场是帮助你参与更大竞争的强有力的后盾。当然这个学习场的运行有赖于每一个人参与,积极主动学习他人智慧的同时,热情的释放自己的智慧,与他人共享。三是要拿的起,放的下。不要因为一次或几次的惨败,就认为天会塌下来。懦夫看到一次失败就丧失了全部的信心,而勇士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会全力以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9、如果说高考是一场赌博,则难免颓废,若说高考是一场力量与机智的决斗则失于粗野,倘冠之以情人之间的幽会确有几分诗意。幽会固然有欢聚也有离散,但离散并不是失恋,只要我们努力追求,终会找到自己的所爱。因此不要把高考看得太重,人活得已经很累了,何不卸下一些负担,去踏上新的路途。我们盼望高考,我们决不会害怕高考。

10、关键不在分数,而在总结考试经验和失误,这对我才是最重要的。考试前十几天学校大多不再上课而是自由复习了,这时,千万不能放松。每天我都会看一些书和笔记,回忆一下各种方法,使他们能在我解题是迅速清晰再现,节省时间,为考试铺开一条平坦的大道。

11、在考试中,时间是最重要的限定条件,考试时间不会因为个人而变动,但对考试时间的适应能力却是可以通过人为的训练而提高的。一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平时做题时养成了不良的习惯,比如,边听音乐边做题,边说话边做作业,致使思维不能集中,速度较慢,一遇到大型考试,就感到时间不够用,心理过度紧张,考后有抱怨自己发挥失常,并非自己能力不够。因此,学生应在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解答问题时要集中精力,正如一位高考状元所说:“玩时尽量放松,学时尽力集中。”二是培养训练自己对考试时间的适应能力。学生要在自己的思维中注入时间的观念,任何一次小型的考试都是训练自己对考试时间的适应能力的机会。自己在做模拟试题时,也要严格的给自己限定时间。习惯了这种受时间限制的考试,面对高考试卷才能沉的住气,才能充分发挥潜能。

12、参加高考,心里的紧张在所难免,我认为,应付如此激烈的竞争,除了扎实的基本功外,保持内心世界的优势也极其重要。古语说:骄兵必败,哀兵也必败。高考前每个人都应该形成一种心理上的优势,使自己潜意识中认为“我一定会考好”,这无疑有助于消除内心的紧张。比如说,眼看着天就要下雨了,我赶忙心里想:“如果今天下雨,我就能考好。”不断通过种种途径为自己增添自信有利于保持自己的最佳状态。

13、考试要提前进入考场,把一切东西方好后,不妨闭目养神,对自己进行强制性放松休息。发下试卷后不要急于做题,要大致的翻看一下试卷,看看有多少题,大概的题型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这样可以进一步调整心态,从平静备战发展到兴奋作战。做大题要由易到难,如果对自己来说确实很难,那干脆扔掉算了,因为如果每个人把自己能做的题保证作对,那么他一定会考好。

1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曾听人讲过一个来自大海的故事:在礁石的背面,风平浪静,藏在其中的珊瑚虫显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而且死亡率极高;在礁石的外面,巨浪翻滚,生存于此的珊瑚虫却显得生机勃勃,光彩夺目,并快速地生长繁殖。巨浪的冲击是珊瑚虫生存的必要条件。人在一定的程度上与珊瑚虫是一样的,也需要冲击、磨擦、锻炼,高考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第一次大的考验,经受住了这次考验,你也将像珊瑚虫一样光彩照人。

15、简爱说:人生来就得含辛茹苦。可是,现代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却使人的性格变得越来越脆弱。不断丰富的物质生活在消磨人的意志,大众传媒的宣言也在不自觉中助长人们贪图享受、投机取巧的习气。《学习的革命》一书以极其诱人的语言用大量数据向我们介绍各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法,然而你千万别由此推论:我只要用两天的时间就能学好8门课程,现代学习已不需要苦心追求与坚韧毅力。快速学习只是一种泛读,它的确能让我们获得学科的大概框架,但是要使该学科血肉丰满,必须花大量精力一点点补充和消化。泛读永远只是学习的一个环节和一种形式,而不是学习的全部。我们别指望所有的学习都不需要花费任何努力。

16、面对的生活的逻辑,你别无选择,铁的生活逻辑,不考虑你是否愿意。尽早看到生活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残酷的一面,可以使你尽快的成熟,尽快的为生活、为自己负起责任。顽强的意志力与责任心是一个人思想、情操、行动中全部精神力量的总和,也是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17、家庭是一个安乐窝,在那里,过多的温情与爱,往往会让人变得被动与脆弱,因此,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在适当的时候摆脱对家庭的依赖,走向独立。当然,这种独立要是心理上的。心理学家认为,人一生有两次“断奶”,一次是生理上的,一次是心理的。生理上的断奶相对比较容易,而心理上的断奶却是很难,有的人一辈子都断不了奶,他们就像一个软体动物,永远不能自立。雄鹰展翅冲霄汉,家雀蜷身恋屋檐。愿你早立雄鹰之志,早日摆脱对家庭的依恋,乘长风,破万里浪,展翅高飞。

18、人生是一个永久的考场,除了高考外,你将遭遇无数的考试,这些考试也许不如高考,但其严峻程度可能决不逊于高考。无论面临什么样的考验,坚定的信念、积极的态度、知难而进的勇气,均是你走向成功的重要支柱,也是你最可依赖的动力。

19、有时候,生活的一些残酷的歧视可转化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它像一把锋利的刀子为人进行一次奇妙的心灵手术,激发出人们心底最坚强的力量。学习期间,偶尔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出现的这些“歧视”,想一想别人的趾高气扬,想一想落后挨打的滋味,你会找到学习的动力的。

20、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当他们放弃努力的时候,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多少人在高考揭榜时扼腕长叹,捶胸顿足,就差一分,当初要是再努力一点点就好了。人生的许多错误就在于缺少“后视思维”。

21、一个人越是有为自己的成功而奋斗的责任感,越是以依靠自己而感到自豪,它的行动就越积极。把不愿意转化为愿意,是人生的一大胜利,把被动转变为主动,是人生的一大策略。

22、还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有的同学认为大势已去,再努力也没多大意义,甚至有的同学打好了放弃的念头,其实,就是再给你一年的时间,最有效的还是最后的两个月。紧急的情况或巨大的压力会唤起有机体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能够帮助你应付外来的压力,时间越紧迫,压力越大,能量也越惊人。压力的同时是动力。事情往往是这样,精神压力过大,会影响健康,但如果没有任何压力,生活也会疲疲塌塌,无所作为。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惰性,非得事情逼到眼前才会认真去做,而且这时做事的效率往往会数倍的增长。一位大学生深有感触地说:“我完全是凭借最后一年的时间考上北大的,在最后的一年里我弄懂得问题,似乎比我中学六年里弄懂得问题还要多。”可见,一旦一个人真正的发愤起来,其力量何其惊人!

23、站在不同的高度,怀着不同的心态从事一件事情,效果截然不同。大多数同学将自己置于一种劣势的地位,自己不是选择者,只是被选择者,因此怀着一种祈求的心情,拼命的希望选上。相反,如果你将自己至于一种主动的地位,转换观念;不仅是大学在选我,我也在选大学,有些大学即使让我上,我还不愿意呢!这时,你将摆脱心理的束缚,以更好的心态备考。

24、在备考期间,杜绝一切社交,闭门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效率不一定高。适当的社交,尤其是交几位大学生朋友,对高考会起到非常奇特的促进作用。听他们谈谈大学校园的生活,深如海洋的藏书,睿智潇洒的教授,自由自在的交往,无拘无束的辩论,以及充满青春朝气的舞会,甚至女大学生的长发飘飘,男大学生的侃侃而谈,都能激起你对大学生生活的憧憬,鼓舞你积极备考的斗志。

25、自信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自己的认同感与肯定,它与人的实际能力有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有的人实际能力很强,但它可能意识不到,因此觉得自卑;而有的人实际能力一般,但却很有自信。而是否具有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败却至关重要,它会通过自我暗示决定你的行为表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暗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成为的是我们想成为的人。你认为自己能,你就会变得真的能;认为自己很糟糕,你就可能变得真的很糟糕,你对自己的预言会自动实现。通过自我暗示,可以启动控制潜意识的的能量,从而对行为发生作用。

26、心理学家班杜拉有一个重要的发现:与实际的能力相比,每个人对自己的能力的知觉对活动的成败影响更大。决定你自信的不是你的实际能力,而是你对这种能力的认识。如果一个人的实际能力很强,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自我评价极低,那他在生活中成功的必定有限;相反,一个人不仅实际能力很强,而且他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坚信这一点,那失败肯定大大减少。

27、自卑的后面常常躲着一个恶魔——消极的自我评价。许多人对自己的评价都是消极的,他们觉得自己有许多缺点,有很多的知识过去没有学好;觉得自己不健全,不中用,无价值;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脑子里盘旋的总是“我不行”、“我肯定要靠砸了”、“我肯定不如别人”等等消极的想法。这些消极的自我评价想一面魔镜,能把一丁点的错误或缺憾放大为巨大的人格失败的象征,使人陷于自卑而不能自拔。

28、消极的自我评价一旦成为一种稳定的思想,就具有无意识性与自动性,它常常成为“自动的思想”,不费吹灰之力就自动灌注你的整个身心。因此,你会感到你的自卑与生俱来,难以克服。你坚信自己是一位真正的懦弱者或无价值者。别人对你提出的任何相反的意见,你都感到别人似乎在欺骗你。你会列举出很多事例以表明你真的不如别人。其实,你知道吗?消极的自我评价总是错误的,总是,总是,总是!

29、心理学将常见的认知错误列举如下:过分夸大与缩小的超概括化错误、夸大其词的“双目镜”错误、遽下短语式的“帖标签”、任意化推论、全或无的极端化思维。比如,你会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而整个否定自己:“模拟考试我没考好,高考肯定完了!”你犯的是以偏概全、以一当十的“超概括化”错误。你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实际上是犯了过分夸大缺点、过分的缩小有点的“双目镜”错误。你会给自己贴上莫名其妙的标签:“我是个傻瓜。”你会进行任意化的推论:“我一直是个失败者,因为我在班级只能考第二,从来考不了第一。”你犯的是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极端化”错误:“考不上大学我就完了!”当你进行消极的自我评价时,你必定犯了以上认知错误中的一种或几种。

30、许多人都会在无意识中给自己贴上各种标签,如“我是个傻瓜”、“我记性不好”、“我是个马大哈”、“我的数学就是学不好”、“我很害羞”……这些标签是你自卑的一个根源,当你反复往自己身上贴这些标签时,不仅别人会相信你就是如此之人,连你自己都会相信“我就是这个样子”。你会凡事逃避、不思改变。你将成为铁板一块——冰冷、死板、毫无生气、永无发展。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要想重塑自我,你就是揭掉身上的旧标签。你可以使用这样的句型变换:
不要说“我就是这样”,而说“我以前曾经这样”;
不要说“我没有办法”,而说“只要努力一下,我就可以改变”;
不要说“我一直是这样”,而说“我一定能做出改变”;
不要说“我天生如此”,而说“我以为我生性如此,其实并不是这样”。

31、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当别人指出你的缺点时,你的表现如何,这可以用来检验你的自信程度。若你大发雷霆,暴跳如雷,极力狡辩与否认,那么,你肯定很自卑。因为自卑的人被缺点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一心想的只是掩盖缺点,忘记缺点,根本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缺点。所以,当别人将他的缺点赤裸裸地抛在他的面前时,他感到面临难以忍受的压力与威胁,所以他会情不自禁地以极其激烈的态度进行自我保护。
     如果别人指出你的缺点,你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谦虚地接受并冷静地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说明你很自信。甚至,面对自己的缺点,你还能机智风趣地开玩笑,那你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了。敢于拿自己的缺点开玩笑,是一个人自信和心理健康的表现。邓小平很矮,但是,他会说“浓缩的都是精华”。苏格拉底在遭受了粗暴妻子的“河东狮吼”与“一盆冷水”后,幽默地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必定要下雨”。一位同学面对自己不很对称的双眼皮,风趣地问妈妈:“妈妈,你在给我开双眼皮时怎么少缝了一针?”
    你敢拿自己的缺点开玩笑吗?如果不敢,那就从现在开始吧。坦然地问问自己:“面对缺点,我怎么会像小偷一样害怕?”

32、总是讲辛勤的汗水会换来丰硕的成果,我也很努力,也从未虚度光阴,可成绩为什么就不理想呢?我想,这是一个方法和目的及动力的问题。我记得以前我们有位女同学,学习特别刻苦,我那时的座位在她的后面,她的情况我十分了解。她几乎是每天最早到教室,晚上又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且三餐都在教室。可她的学习成绩总不理想。是她用的功夫不到么?个疑问显而易见不成立。是她的天资不好吗?不可能吧,现在不知有多少科学家已否定了这个判断呢。那为什么呢?我想者首先是一个方法的问题。
       关于医学上一些对人脑极限的研究,想必大家都有些了解。人脑的使用时间,也是有极限的,不能无限制的使用。尽管我们说“多用好使”,但有时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的。所以单依靠延长用脑时间是不合理的,大脑需要休息。要注意让大脑得到调节,提高大脑的使用效率。
      谈到学习的目的,我认为不妨实事求是,选一个比较“俗”的目的,或者为了前程或者为了爱情……甚至是为了光宗耀祖。者说来虽让人不齿,但不失为一有效促进学习的动力。

33、记得在刚上高三那个时候,把高考看的极为重要,似乎高考不中,此生便是虚度。可后来进入高三的冲刺阶段,我似乎已经麻木,脑子里不再有高考这个概念,只知道发下考卷来就做,我的眼中只有我做不出的题目,别无所想,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到了高考的考场中,我自然是占了极大的便宜。

34、我在考试前,总是找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待一会儿,理一理头绪,把该考的科目大概在头脑中过一遍,然后再进考场。我敢说我的高考成功,与我考前的心理调节是对分不开的。

35、高考毕竟不是竞赛,还是以常见的重点题型为主,所以平时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抓知识点和熟练基本题型,切忌钻偏题、怪题,特别是成绩一般的学生,要以“保八争二”为原则,即保住80%的基本分,争取得到20%的有难度的题目的分数,首先要保八,在其基础上争二,把八和二的关系摆好,以获得自己有能力得到的最好成绩。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36、第一轮复习时,要再次全面了解学习内容,虽不必把整本书背下来,但对于定义、注释等要点及其他出题点,要找出并且熟悉。看每一句时,都要想一想,有没有可能从这里出题,如果有,就勾出来,记住它,一定要看得细,看的全,甚至连书下注释的小字都不能放过。也许有人认为这样不值的,但试问你做多少题能赌到两三分呢?不要轻视哪怕是一分,关键时刻它足以“致命”。对于寻找知识点握有以下的建议,大家分别看书,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地方画出来,课下可以互相出题测验,互相交流,及互相补充了不足,又加深了大家的印象,这样就比较容易达到全面而又深刻的记忆。

37、学习这一复杂的心理活动,涉及到人两方面的因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前者包括感知、记忆、联想、思维等;后者则指人的性格、意志、习惯、兴趣、气质与情操等。因此可以说,学习是一个人“智商”与“情商”的结合。

38、真正的自信并非处于顺境时那种战无不胜的心态,而是遇到困难时乃至失败时的一种勇者的气魄。对待失败,应多一些辩证,少一些僵化。“失败是长根的时候,成功是长叶的时候。”成功是蕴含在失败的苦闷和不懈奋斗的汗水中的。在失败面前保持饱满的自信和战斗的勇气,才可以享受到真正的奋斗的乐趣。我们要与自己的胆怯与懦弱、虚荣与懒惰作斗争,“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与自己斗,其乐最无穷!

39、寓言作家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只凭兴趣与热情、信心和勇气,憧憬成名的欢乐,却又抱怨学习的艰辛,成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勤奋与拚搏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一环。有些人抱怨自己智商不高,天赋不佳,甘于庸碌一生。遗传素质只是提供了学习好的可能性,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个人的努力,才构成学习好的现实性。顺境中要善于学习,逆境中要不放弃学习。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40、爱因斯坦说:“用一个圆代表我所学到的知识,但圆圈之外那么多的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其圆周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也就越大。由此可见我懂得还很少呢!”爱因斯坦这一经典之谈与孔子的“学然后知不足”乃异曲同工,要时时用之自勉自励。

41、第一、学习是个人的事,但并不意味着要孤军奋战,应与同学互相帮助,共同前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理清自己的知识网络。
            第二、学习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表现在对时间的安排上。学习要讲求质量,量是时间的多少,质是的效率的高低。珍惜时间,并不等同于延长时间来开早车、加夜班,而应立足是对效率的注重。其一要合理安排,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将各科学习安排在最适宜的时间里进行;其二要“见缝插针”,抓紧零星时间;其三要精力集中,全身心投入。其次,要有“程序意识”,把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这几个环节抓好。预习是对知识的初步理解;听课是加深理解重点难点;复习是知识的巩固与系统化,重复是记忆之母;作业是对知识的运用和深化理解;小结是对知识网络的归纳与总结。这五个步骤前后关联,密不可分。其中利用好课堂上45分钟的“黄金时间”,积极有效的听课最为重要。
            第三、拚搏并不意味着蛮干,还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学须有法,而无定法。最好的方法是适合与个人个性的方法。因此,方法的获得在于个人的摸索,体味与总结。

42、要学会勤思善问。读书好问,一问不得,再三问;问一人不得,问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

43、把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当作高考来对待,那么高考也就变得平淡无奇了。面对一步步走近的高考,多数同学像初次去约会的少女,心中充满着渴望与忧虑。不要慌,高考没什么,就当作模拟考试好了。

44、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学数学除了大量的演算,没有任何诀窍。真正领悟的这一点是在高三,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这一方法行之有效,高三一年演算用过的草纸要用“斤”来计算,而不是“张”。

45、回想起高三的那段时光,被称为复习的“黄金时间”,我很清楚的记得当时在教室里挥汗如雨,对教室外的笑声,充耳不闻,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竟然清晰可辨。每天只睡六七个小时反而一点也不困,整个人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滴滴嗒嗒的运转,真是充实的一年,令人回味无穷的一年。

46、高考的目的便是上大学,我们每个人在最终也必定要选取一所大学为自己的主要目标,既然这样,为什么不从现在就把我们的目标记在心头,并且时时刻刻的为了自己的追求而奋斗呢?尼采的话很有道理:“人需要一个目标,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目标明确,才让我们拥有希望和执著,就像是长夜中远方的一盏明灯,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明确的目标,才能让我们有了明确的选择,无论它有多高,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去为了向往而追求。任何时候都要看准这个目标,用它来激励自己,让它作为一种不变的动力。

47、有了奋斗的目标,我们还需要自信,能够坚持不懈就是一种自信,敢于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也是一种自信。在做题、考试前觉得自己能行,那样便会比缺乏自信的人更容易成功,而结果也确实会这样。自信只能靠自己培养,在拥有自信的时候,一个人才能完善起来,才可能有充足的干劲和斗志去拚搏。

48、有时候单调的学习会使我们产生厌烦情绪,特别是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使厌烦程度不断提高,甚至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生活,比如对父母、老师原本好心的督促教导产生反感等等,这时候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愉快而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情绪。不要总是有逆反式的赌气心理,在学习中注意交易一两个伙伴,平时多谈谈自己的打算和志愿,大家共同勉励、共同促进,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我们更容易取得成功。

49、从一定意义上说,高考检验的是我们的学习品质,是对学生粗心的挑战。平日里的学习几乎让我们对任何题型、技巧有过了解和接触,尤其在数理化的考试中,除了极少部分的“压轴题”外,绝大部分是平常题,所需要的只是两个字:细心。越简单的题越容易出错,老师虽常常这样教导我们,但我们常常不注意,考完试再回头看,所错的地方正是那些最简单的地方。

50、我十分重视“精神”的力量,在生活中,有一个伟人指南,可以明前途,不失方向,在学习中有一个学友在榜样,可以督促自己,不松懈。我喜欢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这些人的事迹往往给我以极大的鼓舞。我们可以向任何一个同学学习,例如,我就从一女同学身上学到了坚强、认真和谨慎的学习态度。

51、要平和,不要偏激,因为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要幻想一举拿第一,须自量力的确定每一阶段的目标,稳扎稳打。

52、我在高中时的学习方式可以总结为两句话:“紧跟老师走,又有自己的小计划。”“跟着老师走”是说无论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还是考前复习,都要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可以保证学到基本的东西。在这里,我特别强调“听老师的话”。可能有些同学对老师的教法不满意,指点一番,埋怨一番,在我看来,指责老师是一种愚蠢的做法,首先你难以从老师的教学中学到其可取之处,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次,这样只能搞僵了师生的关系,不利于学习。当然,如果大部分同学普遍以为老师的教法不合适,不妨试一试“和平解决”方式。“自己的小计划”是指在老师的教学计划之外,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所侧重的系统的进行学习和复习。一般说来,如果哪门课不够理想,可以在平时抽出固定的时间有步骤的“攻关”。

53、要想高考取得好的成绩,光靠最后的一个月、几个星期的冲刺是不行的,荀子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早做准备,早些苦工才能在高考中获得丰收。

54、高考倒计时使我们有一种紧迫感,每当我看到黑板上的数字又减少了的时候,我就会对自己说,又是一天过去了,这一天我有收获吗?我想,我们每天总要有一点收获,要抓住每一个“今天”。不要因为昨天的虚度而自责不已,也不要由于有明天的到来而放松今天,我们应该努力使今天有所收获。

55、抓紧时间学习很重要,但学习的方法同样也是重要的,因为成功总是等于时间乘以效率的,而效率的高低又与学习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要多问,问老师,问同学,特别是要多问同学,遇到难题,几番努力之后依然难以攻克,最好先去向同学请教,让他跟你说是怎么思考的,看他的解题方法。其次要准备一个错题本,将自己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的错误都记下来,认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自己为什么会错,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想想以后还会不会犯类似的错误。还要经常拿出来看一下,回顾回顾,避免重蹈覆辙。

56、为什么同一个班级的同学,有些学的要好一些呢?在大家智力相当的情况下,我认为这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同造成的。一本教材,就那么多内容,若只是上课随便听听,下课随便翻翻,也就只是学个表皮。可学问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于不能一下子被发觉的地方,这时,你就需要充分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去钻研、去琢磨,去品味,从而有所收获。一些人之所以是学习的“高手”,其实,他只不过比其他人更主动一些而已。

57、有时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读到一个地方,自己好像理解了,好像又不是了解得非常明白,不问老师吧,自己好像又不能完全明白,去问吧,又好像多此一举。其实,这就是检验你主观能动性的时候了。你若是偷点懒,不去马上把它弄明白,也许数小时后,甚至几分钟后,你刚才的那段思绪就会无影无踪,也许你的学习中就遗留下了“不安全隐患”。而主动一点的人就会及时的捕捉到这一眨眼的思绪,趁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所在之时,赶快去问问别人,或是用其他某种方法,赶快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不给自己的学习留下一点瑕疵。

58、从长期的跟踪记录中,发现优生和进步特别快的同学的学习态度有如下特征:
一、目标定向
——“每次考试,包括平日的小测验,我的目标都放在第一上。”
二、责任心
——“我成功时感到高兴,失败时决不气馁,从主观上找原因,不在客观上寻借口。”
三、主动性
——“老师尚未布置的任务,我提前进行;老师没要求去做的事情,我主动去做。时刻要求自己冲在最前面,而不滞留在后面。”
四、创造性
——“我喜欢探求新的、更好的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
五、自我实现
——“我总是努力去管住自己,并时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
六、交往
——“喜欢与比自己好的同学交往,从中获得益处,得到启发。”
七、警觉性
——“我对有用的信息总是很感兴趣,及时捕捉这些信息,以便调整自己的行为。”
八、不安于现状
——“这次考试虽然老师表扬了我,但我知道,全校比我成绩好的还大有人在。”

59、影响个人潜力发挥的原因
一、当用于学习的时间明显减少时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就能完成任何学习任务。”学习差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实际投入的学习时间量,与所应该投入的学习时间量相差太大。
二、当精力分散的时候
有多种爱好不是坏事,关键在于摆正学习与爱好的关系,否则就会淡化以至于放弃学习。“玩人丧德,玩物丧志”,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事物,就会丧失积极的志气。
三、当消极对待挫折的时候
我们的发展过程中不只是平坦的大道和缀满的鲜花,吃一堑,长一智,百折不挠,愈挫愈奋。
四、当胜利冲昏头脑的时候
过高的估计自己,过低的估计别人,就会做出一种错误的选择:不再像以前那样使出全部的力气。可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五、当感到失望的时候
失望是前进道路上的大敌,有了失望,追求的行为就会停止,成绩当然会一落千丈。
六、当情绪不健康的时候
一个人即使身体没有疾病,但情绪异常,终日紧张、忧郁、妒忌、猜疑、痛苦……那么就不能说是个健康的人,在学习上,不但跳不起来,就连站都不可能,只能蹲着摘果实了。

60、有一句大家熟知的话:“学的时候好好的学,玩的时候好好玩。”但我想加一句进去,那就是“玩的时候也要惦记着学习”。这种惦记不是具体的惦记着哪一道题,而是一种自我的提醒,因为作为青少年的我们,缺少自控能力,常常玩的忘乎所以,乐不思蜀,以至于虽然“学的时候好好学”了,但玩的太久,耽误了学习,而这种提醒就起到一种将自己从“脱轨”拉回“正轨”的作用。
61、距离高考的时间一天天在缩短,因此要有五种意识:
一是效率意识。学习要讲效率。
二是时间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说,有了时间就会拥有一切,要保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时间可以弥补智力的不足,时间可以保证你有更大的胜利的把握。
三是学习意识。要时时处处把学习之事放在心上,学生时代的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读书随处是净土。
四是勤奋意识。勤奋永远不过时,勤奋永远是取胜的重要法宝。
五是英才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是英才,英才要付出比一般人更大的努力,要有更高的要求,要有更自觉的学习意识。

62、学习其实是一件挺简单的事,不外乎把不懂的弄懂,不会的学会,学了要及时复习,马上巩固,上课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可是有些同学就是做不到,或者说一时做得到,时间长了就做不到,不能持之以恒,于是他落伍了,落榜了,失败了,伤心了,后悔了,流泪了。但,并非不可救药。

63、让我们高呼:“我是英才!”因为我有比别人更强烈的胜利的信念,有比别人更胸有成竹的学习,有比别人付出的更多的努力,有比别人更有胜算的方法,有比别人对自己更严格的要求,有比人更多的“练脑”的意识。所以我高呼:“我,就是英才,英才,就是我!”但我并不骄傲,因为英才永远是谦虚谨慎的,不会因为一点点成绩而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英才永远有更远大更辉煌的目标,他是永远不满足于现在的追寻者。做一个英才吧,那种感觉相当不错。当你振臂高呼“我是英才”的时候,你会热血沸腾,无所畏惧,信心倍增,人生境界得到了全新的提升。

64、有的同学不喜欢思考问题,还振振有词:“我一思考问题脑袋就疼。”这是一种罗网,有不少同学就被这种懒于动脑的罗网给束缚住了。我就告诉他:“中国科学院里有那么多大学问家,我从没听说谁把脑子用坏了,倒是精神病院里有不少人的脑子确实坏了。”有的同学时常说,我就是脑子笨,我就是不行。他真的不行吗?其实,他是给一种叫自卑的罗网给网住了。自卑就是自我埋没。那些自我埋没的人总是刚刚看到百分之一失败的可能,就已经泄掉了百分之九十的勇气,进取者却不同,只要有百分之一胜利的希望,就会用百分之九十九的勇气去争取。胜利者比失败者常常只是少一点怯懦。其实,心理学家早就研究出来了,智商在140以上的一百个人中只有1.3个人,智商在110左右的占80%以上,也就是说,我们大部分同学是那种既不特别聪明又不出格的笨的人。人的智商确实有差异,但差别不大,决不是造成学习上有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有的同学老是怕别人笑话自己,有不懂的也不敢问,有问题也不敢提,搞自我封闭,要我说,大胆的正视自己的缺点,勇于暴露自己的“丑”的同学进步的最快。

65、有些人类学家这样预言: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是天才,都是巨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可使其成为巨人和天才的巨大的潜在力量,只不过能够让这种力量爆发出来的人只是极少数而已。绝大多数人,发现不了这种力量,甚至根本认识不到这种力量。但是,怎样才能成为天才呢?听听心理学家的说法吧:“天才并非天生之才,……是通过后天的环境、教育的影响,加上个人的主观努力发展起来的。”可见,要想超越自我,不付出大大超过常人的努力和勤奋是做不到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可谓聪明吧,可他说“百分之九十九是由于努力的工作”。要挖出自己潜力,一要勤奋努力,二要相信自我,三要探索方法。潜力永远不会不属于懦夫,也不会光顾懒惰的人;永不言败的信心,使你的潜力有浮出水面的机会;适合自己的方法,可以使你的潜力浮出水面。

66、时常有学生问我:“我到底怎么学才能学好啊?”我说,我不知道。但我懂得,一件事情可能有一百种做法,学习这事也不是自古华山一条道,从来都是条条道路通罗马,怎么学效率更高、更省劲儿就怎么来,只要掌握了这个原则,你完全可以自己去探索最适合你的学习方法。
         其实要想学习好,说来非常简单,就12个字: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多多实践。循序渐进是说,学习要由易而难,由浅入深,不要急躁,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而要一点一点的做,谁也不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有的同学说,我就是一点一点做的,那我问你,你做到持之以恒了吗?最难做到的还是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不叫持之以恒,“浅尝辄止,一蹴而就”那不叫持之以恒,“稍挫即止,知难就退”那也不叫持之以恒。什么叫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那叫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那叫持之以恒。再说实践,过去,有人问鲁迅先生如何做文章,鲁迅说:“如何写文章,我说不明白。无非多读多写而已,素有定评的文章就教你怎样写。”鲁迅先生的意思就是多多实践。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魏书生也说过:“学生要掌握知识必须要有一定量的训练,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的,不仅要实践,而且要反复实践。”

67、拥有信念,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烧一片心空;拥有信念,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信念,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信念的翅膀被折断,再也映不出彩霞的绚烂。
信念的彩云被遮拦,再也衬不出蓝天的深邃。
带上信念上路吧!朋友,只有把目标锁在山顶,我们才不会山腰止步;只有把目标定在远方,我们才不会在驿站停留。
带上信念上路吧!朋友,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信念好比沙漠中生命垂危的旅人手中的一杯清泉,它让人鼓起勇气,走出困境;信念,犹如茫茫森林中的一条小路,它帮助人们走出困惑,走向胜利。
信念是贝多芬双耳失聪后创作的生命交响曲;
信念是诺贝尔从爆炸后的废墟里走出来时脸上的微笑;
信念是居里夫人在试验室里抹去的汗水。
信念是邱少云在火中一动不动的意志;
信念是徐洪刚面对歹徒奋不顾身的勇气;
信念是陆幼青面对死亡的乐观开朗。
因为拥有了为人类创造光明的信念,爱迪生才会承受住一次次失败,带来了光明的使者。
因为拥有了献身给科学事业的信念,布鲁诺才敢冒着被烧死的危险,为人类传播真理。
因为拥有了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信念,先烈们才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前赴后继。
信念是猎人手中的枪,是渔夫手中的网,是骑士手中的剑。
信念是驱使第一只类人猿跳下树干,踏上地面的神奇力量;信念是实现人类在空中自由飞翔的伟大动力;信念是支撑孔子成为千古圣人的精神支柱。

68、当前世界正处于经济竞争、科学技术竞争都十分激烈的历史时期,要求人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讲求效率,要从学生时代就要培养效率感。从长远的观点看,一个有效率感的人和一个没有效率感的人,在事业上的差异也将是极大的。特别是在当前知识陈旧迅速、知识数量激增的形势下,培养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没有敏锐的效率感,是不可能搞好自学的。首先,你付出的劳动是不是都有效?其次,单位时间的利用率究竟有多高?对这两个问题,许多同学是很少想到的。这两个问题若不解决,就无法摆脱学习时间长而效果又不好的局面。
       在单位时间内增大劳动量问题,需要注意这样四点:
一、减少犹豫的时间,明确任务。我们每天有许多时间是属于自己支配的。自己支配时间时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就是犹豫。上自习时,如果老师留的作业已做完,学生普遍的心理是下一步做什么没有准主意。是看还是写?是复习数学还是预习物理,或是背英语单词?就是这样犹豫着。有时拿起数学书看了几眼很快又改了主意背英语,刚刚背了几句,又想做物理习题,主意还没有拿定,下课铃声响了。很多同学都痛感被犹豫占去的时间实在太多了!这就需要制定克制犹豫的措施。在自己支配的时间里,拿出2%的时间,规定这段时间的任务共几项,哪个为主,哪个为次,然后迅速去做。比如一堂自习,先用一两分钟时间想想如何安排,如复习数学20分钟,预习物理15分钟,其余时间背单词。这样,任务明确了,马上动手,效率往往是过去的几倍。
二、持之以恒,形成习惯。一个人,经常在固定的时间内做同类的事,做得多了,就形成了习惯。而习惯了的事情,常常是在不由自主地去做,想停止都很难。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应用于人的思维也不无道理。显然,巧妙地利用惯性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习惯的事情既不会犹豫,也最少拖拉。
三、利用生物钟的规律。有关生物钟的资料表明,一个人确实存在着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区域内,做某一类事情可获得最佳效果的心理特点,生物钟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关于学习方面的生物钟,大多是习惯所致。通过养成习惯可达到调整生物钟的目的。生物钟和其它习惯、计划不同的是,它一般以二十四小时为运动周期,应尽可能使自己在一天内的生活有规律。
四、定计划,做总结。这是前人总结出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成功经验。
下面谈一谈怎样减少无效劳动。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明确什么是无效劳动。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明显可见的。如:被各种不利的心理因素所左右因而产生灰心、忧虑、嫉妒、骄傲、背各种思想包袱等。另一类是不明显的。如:抄别人的作业,已经会了的题还反复做。这实际上是把脑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手虽然很忙,对脑来讲,并无成效。违背学习规律,教材还没弄通,就去抠偏、难、怪、嘎的题等也属于无效劳动。分析了这些无效劳动的害处,订出了减少这些无效劳动的措施。为什么不提避免呢?因为这些心理品质和学习方法,都是学生长期形成的习惯,要一下子避免是不可能的,只能逐渐克服。
       增大劳动量,减少无效劳动,做三件事:
一、尽可能对自己的劳动产生兴趣。兴趣是可以促进效率提高的。例如写作文,一篇作文既可以拖上半月,也可以一小时内一挥而就。有兴趣的学生就愿写,也写得快,作文水平提高得也快。没兴趣的学生自然就烦。
二、用意志约束注意力。实践表明,对有兴趣的劳动任务,完成起来注意力集中,效率高。这一点学生早就理解了。但是不是没兴趣的事,做起来,效率就不高呢?也不一定,你们都怕期中、期末考试,对考试基本都没兴趣吧!但你算算考试前的学习效率,是高还是低?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高几倍呢!”为什么?就是因为你把考试当成了一种责任,有的把它当成一种压力,这种责任和压力,激发了你的意志。这种意志,强迫你放下诸如打球、看电影之类的事,而去准备你不感兴趣的事——考试。可见,平时只要注意培养责任感,培养坚强的意志,对这些没有兴趣的事,注意力也能集中,效率也能高。实际上大部分学习任务,都是靠责任感激发的意志来约束注意力,提高效率的。
三、利用自己的好胜心理,造成一个竞赛的气氛。这样做是要使自己对没有兴趣的事物,产生间接兴趣,在竞赛中要自己和自己比。比如,班级大部分同学的写字速度是20字/分钟,默写25字/分钟,作文15字/分钟,作一道几何应用题10分钟等等。那么,在给自己明确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时,能不能把时间规定得少于这个平均数?据科学家测定:效率最高之时,就是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将要到来之时。

69、一个心理学家曾建议,要想脱离苦海,首先从事最不愉快的工作。完成了最不吸引人的工作,可以扫除障碍,使你能从最不喜爱的工作中得到最充分的乐趣。相反,那些认为学习就像听厌了的故事一样乏味的学生,由于消极逃避而使学业难以如期完成,因而也不可能把自己解脱出来去从事所喜爱的工作,结果是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平常人多。吃苦的结果是不再吃苦,而不愿吃苦,其结果是吃更多的苦。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