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题型突破>解题指导>

审题指导

“审题”是一个历久常新的话题。审题,实际上是对问题的理解、认识和分析,唯有正确地理解,深刻地认识,透彻地分析,才能把握题目的要旨,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准确的解决问题。审题之“审”,要求学生务必持审慎、缜密的态度,切不可粗枝大叶,主观随意,万不能草率看题,匆忙下笔,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悔之晚矣!
近年来,高考越来越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等各种能力。本人认为概括地讲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即审题的能力从几年高考实际情况看:审题不够仔细,漏掉重要的信息是考生失分主要原因之一,可见审题的重要。
在当下学生智力因素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积极的个性特征——非智力因素就显得日益重要,笔者认为“审题能力”就是学习之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体现,也是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重要体现。应该把审题的方法当作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去培养,对于学生的审题能力,也要象培养学生其他能力一样的予以足够重视。如果不能及早地突破学生的审题障碍,我们的教学就可能事倍功半。
那么怎样才能审好题?基于高中化学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在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当中应注意以下一些原则和方法:
一、         尽早原则: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宜早不宜迟。
最好是在高一就对学生的审题能力有意识的加以培养,因为高一是整个高中学习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反之,如果一开始忽视审题能力的培养,那么到了后来想再去纠正与训练就可能要花更大的力气了。
二、         同步原则:审题同时也是做题的过程。
不会审题的同学往往有这样的一个不易察觉的误区:把审题的过程与做题割裂开,好象审题与做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其实,审题就是做题,特别是在我们的化学学科内,两者有时几乎无法分开。
例如:KCl的质量分数为76%的钾肥中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习惯上钾肥常以K2O的质量分数为标准计算,那么钾肥中K2O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有不少同学拿到这个题目都不知如何下手,其实我们只要把题给条件用表达式的形式表示出来就行了——一边读题一边做题。则:
ωK=(m·76%·39/74.5)/m=39.8%
ωK2O = mK2O/m=(94mK/78) / m=47.9%,我们会发现m虽然从题目中无法求出,但其实我们也不需要知道它的值。
同步原则要求学生能够在审题的过程当中把握题意、找到解法,甚至能够基本完成题目的最后解答。而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他们搞清审题与做题的关系,不至于拿到题目盲目的去做或盲目的去审,从而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也能使解题时间缩短。另外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元素化合物的推断题、有较复杂过程分析的计算题也都应在审题时遵循这一原则。
三、         简化原则:解析题干是审题过程的核心。
一般来说,一道题目总是一段完整的描述性的话,如何剔除那些与解题无关的或者干扰性的词句,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从而启发解题思路,迅速找准解题方向,就是审题过程的核心问题。而这一点也就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象培养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习惯一样去重视的问题。
解析题干是审题过程的核心,解析能力是审题能力的核心,而解析题干必须遵循简化原则,以下列出一些常用的方法:
1、划出重要的字词,找关键句或关键词,分好题目的干与支
例如:把Cl2通入浓氨水,发生下列反应:3Cl2+8NH3 = 6NH4Cl+N2。现将标准状况下4.48L、ρ=3.17g/L的氯气通入浓氨水中,充分反应后,实验测得有1.7g氨被氧化。求逸出气体的组成和质量(设逸出气体不含有氨气)。
上题的关键词其实只有几个字:“有1.7g氨被氧化”,其他都是题目的基本条件,只要在解题时用一下就可以了,比如所给的反应方程式,只是指明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要素。本题的考察重点是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理解,而“有1.7g氨被氧化”正是解题的突破口。因此,在审题时着重把握这一句话就能使题干化繁为简,迅速解决问题。
让学生养成审题时找关键句或关键词并予以标明的习惯,则会使解题过程更加明晰,从而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2、适当变换题给说法,对题目进行简单的文字改造,达到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陌生为熟悉的目的
例如:0.5mol某金属单质A在与盐酸反应时能失去1mol电子,20g该金属在反应中可放出0.5g氢气,求该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我们对题目的第一段话加以处理、改变说法,就是我们学生熟悉的:“该金属在与盐酸反应时呈+2价”。从而能顺利的写出其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A+2HCl=ACl2+H2,根据方程式及所给条件我们能求出A的式量为40,因此可得ACa
例如:下列物质中含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     选项略
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一般都要从物质的量出发,因而把题给“含原子数目”的说法变换成“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比较好,就是变陌生为熟悉。这种办法往往能使学生在解题时的思路豁然开朗。
3、复杂问题应分段处理。
例如:有A、B两种钠盐,各取适量混合,强热,生成气体C和固体D,C易溶于水,生成溶液E。将D溶于水后加入Ba(NO3)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的浓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共热得到F气体。A的水溶液有酸性,F和磷反应生成白色烟雾,则A、B、C、D、E、F的名称分别为:         
显然,这样的推断就要将题干分段处理,各个击破。从中间一句我们能推断出DE分别为硫酸钠和盐酸,而F为氯气;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我们可知A为硫酸氢钠,B为氯化钠,C为氯化氢。对于大多元素化合物的推断我们大都可以用该法处理,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例如:今有Na2CO3、NaHCO3和NaCl的混合物100g,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量剩余残渣为84.5g,将残渣溶于水,滴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大部分沉淀消失并产生气泡;剩余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12.26g,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NaHCO3和NaCl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这一计算题的题给过程比较复杂,审题时有必要分段分析:前边混合物加热减重,原因是NaHCO3的分解(差量计算);后边沉淀经稀硝酸处理以后,不溶解的应该是AgCl固体(根据12.26g去求NaCl的量)。经此分段分析,题意就明朗了。对于许多有复杂过程的计算题,我们也往往应该分阶段分析。
4要在头脑中保持对审题结果清晰的印象。
例如:……,为了除去变质烧碱溶液中所含杂质而将烧碱溶液提纯,应加入的试剂是      ,……
该题不少同学误填为盐酸,就是由于忽视了实验目的要求。对于许多实验题的解答,我们发现学生似乎往往会在做题的时候“忘记”题给实验目的,从而在解答时不得要领,错误百出,这是影响综合实验题解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牢记实验目的在这类题型里就显得相当重要,这也同样适用于其他题型,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5、有时简化却表现为一种复杂化,即把题目当中的隐含条件挖掘出来。
例如:将NaHCO3在120°C加热分解,反应结束后冷却称重,发现质量减轻了6.2g,求原NaHCO3的质量。
审题时必须注意温度,因为在120°C时水是气态,所以在计算差量的时候要把水蒸气的量计算进去。而在题目中并没有说明水的状态,属于隐含条件。
例如:<判断>在标准状态下H2O的体积约为22.4L。( )
该题同样要注意“标准状态”当中隐含的1.01´105Pa0°C这一条件,在该条件下水为液态,不符合气体摩尔体积的算法,否则容易误判该题为正确。
例如:将6gNa和3.2gS粉迅速混合,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反应后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对于该题,审题时要注意两种反应物的量似乎都是“已知”,其实这时我们就必须考虑哪一种物质过量的问题,否则将得出错误答案。这也是要从审题的过程中挖掘出一些题目中并未指明的因素。
四、         准确原则:从会做到得分。
磨刀不误砍柴功,审题切忌粗枝大叶,答题先入为主。注意题中的关键词句,对试题给出的条件要仔细斟酌,缺了这些条件,学生就会碰到无法逾越的障碍,而这种障碍是人为造成的(审题不清)。不少学生习惯于拿到题就动笔,不认真审题,对问题缺乏全方位理解,直接影响对问题的全面分析和相互关系的思考,必然影响答题的准确性,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审题时,一定要让学生弄清是要做什么,怎样做,力求一次成功,以免浪费时间。
审题是答题的首要环节,忽略了“审题”的重要性,过分依赖“解题”和“检查”这两个后续环节,必然会在“审题”这第一个环节上就马虎大意、丢三拉四,“正确的”看成“不正确的”,“不是”又当成“是”,使结果大相径庭。应使学生处理好快与准的关系,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考试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
五、         难易原则: 先易后难、先简后繁。
对于考试过程中的审题,还要强调的是: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凡有错误预感的题,放在最后做,这样的题目一旦没做好,影响后面作题。遇到不会做的试题,应及时予以放弃(一般用时不超过该题正常时间的三分之一),并改做其他题,以防影响全局。而对于相对简单的题目则应慎之又慎,一旦信手写来,则很容易出错。当所有的会做的题目都做完了,集中精力解决难题,则容易获得成功,也能避免一些无谓的遗憾失分。

        学生应试成绩差距很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我认为是审题能力的差距。因而,要保证在考场上正常发挥水平,就必须加强平时审题能力的训练。以上仅就少数常见的化学例题谈了一点笔者对于审题问题的看法,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条件之一,审题是学生是否充分理解题意的关键,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解题的正确性,因此,把“审题能力”当作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来进行培养与训练是极其必要的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