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注解与辨疑z>

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其充放电过程是一种可逆式电化学反应。由于铅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硫酸水溶液,所以在充放电过程中,蓄电池内电流的形成就是靠正负离子的反方向运动来实现的。

  一、 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

  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蓄电池供给外电路电流时称为放电,放电时电流从正极流出,经用电器流向负极。在蓄电池内部的电流方向则与上述方向相反,电流是从负极流向正极的。

  在电流的作用下,电解液内部处于电离状态,硫酸和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反应形成硫酸铅,硫酸量逐渐减少,硫酸中的氢和正负极板上的二氧化铅的氧气发生反应变成水。根椐电解液相对密度的大小可以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和确定放电终了的主要标志。

  必需注意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蓄电池不宜放电过度,否则,将使和活性物质在一起的细小硫酸铅结成较大的结晶,增大了极板电阻,影响充电时的还原。整个放电过程的化学反应式是:

  PbO2+Pb+2H2SO4→2PbSO4+2H2O

  二、 铅蓄电池的充电过程

  铅蓄电池的充电过程是电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

  若使铅蓄电池在放电终了后,使正负极板上的生成物质恢复为原来的活性物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是利用直流电源进行充电。

  充电的过程与放电过程正好相反,铅蓄电池内部电流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充电的电流即从负极流出,经过充电设备流向正极。

  在充电电流的作用下,正负极板上硫酸铅分形成二氧化铅和铅,硫酸反回电解液中,当电池充电后,两极板活性物质被恢复为原来的状态,而且电解液中的硫酸成份增加,水份减少。

  铅蓄电池充电终期可由电解液相对密度的大小来判断。充电终期时,由于正负极上的硫酸铅(PbSO4)已大部分转变成二氧化铅(PbO2)和海绵状铅(Pb)。如果再继续充电,充电电流只能起分解水(H2O)的作用,结果在负极板便有氢气逸出(H2),在正极板则有氧气(O2)逸出,形成强烈的冒气现象。因此充电终期,电流不宜过大,否则,产生气泡过于剧烈,易使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所以充电电流应适当的减小。

  整个充电过程的化学反应式是:2PbSO4+2H2O→PbO2+Pb+2H2SO4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