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现象异常的分析
时间:2016-05-11 10:29 来源:未知 作者:彭琳 点击:次 所属专题: 异常现象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实施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教学,实验教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课堂演示还是学生实 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一些与预料的正常实验结果不相 符合的现象,其中有颜色变化的异常,生成物气味的异常,事故 发生的异常等等。
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出现,会对学生造成认知冲突的失衡。教 师若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彻底解决,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给学生留下知识盲点,并自身失去对实验教学的信心。找出产生 异常现象的原因,变“异常”为“正常”,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 谨认真、善于观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 径,对教师本身也提供了一个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1 .因试剂的纯度引起的实验异常
高中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实验对其所选择的实验药品纯度 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限于中学化学实验条件,有些实验往往产生 “失常”现象。
例如在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时,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备 CH4气体,在用石英玻璃管燃烧时却发现火焰呈黄色。这是由于 制备气体时反应物受热不均勻,局部温度过高所致,使产生的甲 烷不纯,含有丙酮等杂质气体。因此可以在实验前将无水醋酸钠 和碱石灰充分炒干、研细、混匀,同时要保证碱石灰过量。
再如在做原电池实验时,在观察到除了铜片上有大量气泡 产生以外,作为负极的锌片上也会有较多的气泡生成。这种现象 是由于锌片不纯,含有C、Fe等杂质且金属表面粗糙,容易产生微 小电池而使氢的超电压减小,最终使得一部分氢气在锌表面析 出。
2 .因试剂加入顺序的先后引起的实验异常
教师或学生在实验中,若将化学试剂的加人顺序变更以后, 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
例如在做溴与苯酚取代实验时,将苯酚溶液加到浓溴水中, 观察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见到溶液变成了黄色。若将反应物的 加人顺序改为“将1-2滴浓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保证反应中苯 酚过量,则预期现象很明显。
再如Cu(OH)2的制备是高一的一个学生实验。若按教材要求 的方法和步骤,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可 以产生大量的絮状沉淀,但是对该沉淀进行加热时有时就是看 不到黑色CuO。实际上,按如上操作一般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绿色 的碱式硫酸铜,致使观察不到Cu(OH)2的受热分解现象。所以,建 议将步骤改为“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CuSO4溶 液”,确保生成Cu(OH)2过程中NaOH始终是过量的。
3 .药品保存方面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室购置的药品不一定会马上使用。有些药品会因为在 实验室保存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作用 或者人为地药品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最终导致实验过程中异 常现象的出现。
比如在检验Na2SO3中的SO32-离子时,加人BaCl2溶液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加人稀HCl后,产生可以使石蕊试纸变红的酸性 气体。但是无论HCl量多少,试管中始终会有少量白色沉淀无法 溶解。实际上,由于SO32-离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很容易被空气 中的氧气等氧化成Na2SO4,所以看见有不溶于HCl的沉淀也就不 足为奇了。
4.因药品用量的不同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实验习惯的 问题,在取用药品时用量很随意,很容易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
例如在做银镜反应时,在一洗净的试管里注入1ml AgNO3溶 液,然后加氨水到完全溶解,再滴几滴新配的乙醛溶液后水浴加 热几分钟却始终得不到光亮的银镜。分析原因,应该是银氨溶液 配制时氨水量未控制好引起的。在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不 可过量,教材描述为“氨水加到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实践 经验证明,氨水过量越多,银镜反应的效果越差。所以我个人建 议,加氨水时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到还略显浑浊(不可使沉 淀恰好溶解至溶液澄清)为止,这种银氨溶液氧化能力最强,实 验效果非常好。
5 .因副反应的存在导致实验现象异常
很多化学反应中都有副反应的存在,有些副反应甚至影响 实验结果,干扰实验现象。
例如高中化学《氮和磷》一节有这样的练习用大试管收集 一试管NO2气体,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不久看到试管里红棕色 气体消失,水面上升至容积的约2/3处……”事实上由于收集的 气体中常常含有NO等物质,存在副反应NO2 + NO + H2O = 2HNO2,实际水面上升要远远大于试管体积的2/3。
6.因实验温度控制不当引起的实验异常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温 度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反应能否发生、向什么方向发生等问 题。所以,温度的合理控制对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例如在做乙醇的氧化实验时,将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变黑后, 如不迅速插人乙醇,反复几次,并不会看到铜丝变红亮,也不会 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因为铜丝插入速度太慢,使铜丝温度下降后反应就不能发生了。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除了上述原因以外,所用试剂的浓度 大小,试剂选用的恰当与否,酸碱介质环境,仪器的选用及装置是否合理,以及实验操作者自身基本操作是否过关等方面也会引起实验的异常现象。
实验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是可能的,关键是采取正确的补 救措施。如何对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意外中蕴含着正 常,关键是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如果设法搪塞或者回避的话,就 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抓住实验中的意外,也就抓住了学生旺 盛的求知欲,若能积极引导并给予合理的分析解释,也就能化慌 乱为沉着、化意外为平常,反而能因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外”给学 生留下更深刻的记忆,教学目的也就能轻易实现,使师生双方在 探索活动中相互得到提高。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