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的是与非
时间:2021-04-08 10:29 来源:未知 作者:化学自习室 点击:次 所属专题: 叙述类实验题 是非判断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一、化学实验基础性评判
举例 | 判 断正误 | 解释或说明 | |
基本仪 器使用 与安全 | (1)试管、蒸发皿既能用于给固体加热也能用于给溶液加热 | 错 | 蒸发皿不能用来加热固体 |
(2)分液漏斗既能用于某些混合物的分离也能用于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 对 | 分液漏斗可用于分液以及气体的制备,如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分液漏斗加入浓盐酸 | |
(3)称取2.0 g NaOH固体的实验操作是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g 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 错 | NaOH具有吸水性和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滤纸上 | |
(4)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中,用手指捏紧滴管的胶头再放开手指 | 错 | 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再将胶头滴管伸入液体中吸入液体 | |
(5)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漏、洗涤并烘干 | 错 | 容量瓶在使用之前不需烘干 | |
(6)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 错 | 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测定结果偏大 | |
(7)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用该溶液润洗 | 对 | 确保滴定管中溶液的浓度与标准液的浓度相同,装液前要用所盛标准液润洗 | |
(8)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错 | 钠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生成的Na2O2也能与水或CO2反应 | |
药品的 保存 | (1)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 | 错 | 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 |
(2)氢氟酸或浓硝酸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试剂瓶中 | 错 | 氢氟酸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所以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应该保存在塑料瓶中 | |
(3)保存液溴时向其中加入少量酒精,减少挥发 | 错 | 溴易溶于酒精,但酒精是易挥发性的物质,导致加速溴的挥发,保存液溴时常加少量水液封 | |
pH试 纸使用 | (1)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 | 对 | 湿润的pH试纸可以稀释碱液 |
(2)可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 | 错 | 氯气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漂白试纸 | |
(3)测定未知液的pH时,应该用干燥的pH试纸,否则一定会产生误差 | 错 | 若测中性溶液的pH,则不产生误差 | |
(4)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 | 错 | 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 | |
(5)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6)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NaClO溶液pH为11 | 错 错 | 广泛pH试纸只能精确到整数 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漂白 | |
溶液的 稀释和 配制 | (1)把水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 | 错 | 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密度小,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沸腾而造成液滴飞溅 |
(2)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错 |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 | |
(3)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 错 |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 |
(4)将称得的碳酸钠小心转移至250 mL 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 | 错 | 要先在烧杯中溶解,待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 |
(5)将量好的浓硫酸直接转移到容量瓶中 | 错 | 浓硫酸要先在烧杯中稀释,待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 |
(6)将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应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 错 | 要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否则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 |
(7)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的溶液无影响 | 对 | 定容时还要加蒸馏水,所以容量瓶中含有少量的蒸馏水对所配的溶液无影响 | |
分离与 提纯 | (1)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 | 错 | 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振荡前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避免液体流出,然后再进行振荡 |
(2)测量酒精沸点的实验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被加热的酒精中 | 错 | 测量酒精沸点实际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 | |
(3)萃取过程中,不需要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以防止其漏气 | 错 | 萃取过程中放出液体时,需要打开玻璃塞,保证与外界连通,确保液体顺利流出 | |
(4)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 对 | 热的液体立即加入沸石会引起暴沸,应冷却后再加入 | |
(5)用分液漏斗、烧杯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物 | 错 | Br2和CCl4互溶,不能用分液法 | |
(6)用分液法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 | 错 | 乙酸与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
二.化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一致性评判
实验操作及现象 | 结论 | 判断 正误 | 解释 | |
(1) |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 一定是钠盐,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K+ | 错 | NaOH焰色反应火焰也是黄色,检验钾元素要透过蓝色钴玻璃,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否则不含有 |
(2) | 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溶液变黑,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 该气体是乙烯 | 错 | 未反应的乙醇、生成的乙烯、SO2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3) | 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 溶液X中无NH4+ | 错 | NH3极易溶于水,在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生成的氨水浓度小,不加热时NH3不会挥发出来 |
(4) |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Y,试纸变蓝 | 该气体是Cl2 | 错 | 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的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Y可能是Cl2,也可能是O3、NO2等气体 |
(5)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 该气体一定是SO2 | 错 | O3、Cl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6) | 向溶液Y中滴加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Y中一定含有SO42- | 错 | 若溶液Y中含有SO32-,滴加硝酸时能被氧化成SO42-,加入BaCl2也会有白色沉淀产生 |
(7) | 往CH2==CHCHO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 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 | 错 | 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用KMnO4溶液无法证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
(8) |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有白烟产生 | X一定是浓盐酸 | 错 | 只要是挥发性的浓酸遇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都能产生白烟,浓盐酸、浓硝酸都符合 |
(9) |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无砖红色沉淀 | 说明淀粉未水解 | 错 | 稀硫酸在淀粉水解中作催化剂,在未中和硫酸的情况下加入的新制Cu(OH)2悬浊液会与硫酸反应生成CuSO4,在加热时得不到沉淀,应该先加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后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 |
(10) |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 对 | Fe2+的检验方法正确 |
(11) |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 溴乙烷未发生水解 | 错 | NaOH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AgOH极不稳定,分解生成棕褐色的氧化银,干扰溴离子的检验 |
(12) | 在硫酸钡沉淀中加入浓碳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后,取沉淀(洗净)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 说明 Ksp(BaCO3) <Ksp(BaSO4) | 错 | 溶解度大的物质容易向溶解度小的转化;但Ksp相近时,溶解度小的物质也能向溶解度大的转化,如Ksp(BaSO4)<Ksp(BaCO3),但BaSO4可转化为BaCO3 |
(13)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单质 | 对 | 氧化铝的熔点高,像网兜一样包裹在Al的外面,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15) | 将SO2气体通入到Ba(NO3)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 此沉淀是BaSO3 | 错 | H2SO3是中强酸,电离出的H+与溶液中的NO3-能将SO32-化成SO42-,故该白色沉淀是BaSO4 |
(16) | 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冰醋酸,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 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 错 | 因醋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CO2气体中混有挥发出的CH3COOH,变浑浊可能是因为CO2,也可能是因为CH3COOH,无法比较碳酸与苯酚的酸性强弱 |
(17) |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 Fe(NO3)2晶体已氧化变质 | 错 | 在Fe(NO3)2中加入稀硫酸后,Fe2+能被H+、NO3-(两者同时存在相当于HNO3)氧化成Fe3+而干扰实验 |
(18) | SO2通入溴水(或碘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溴水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错 | SO2在反应中作还原剂,体现的是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
(19)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 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 错 | 碳酸氢盐、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溶液也有相同现象 |
(20) | 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 | 用分液法 | 错 | 乙酸与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
(21) | 制备Fe(OH)3胶体:0.1 mol·L-1FeCl3溶液与0.3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有胶体生成 |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得到Fe(OH)3胶体 | |
(22) |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 错 |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盐析 |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