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单质遇到淀粉,为什么变蓝?
时间:2023-07-10 09:49 来源:未知 作者:化学自习室 点击:次 所属专题: 碘单质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把碘液滴加到淀粉当中,它们立刻就会形成墨水般的蓝黑色——自从1814年第一次被记录以来,这个经典的显色反应已经不知道在课堂和实验室里出现了多少次。单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操作,就足以带来很多乐趣:碘可以滴到土豆上、滴到种子上,滴到经过处理的叶片上来发现光合作用的产物,或者用来鉴别唾液淀粉酶是否已经将淀粉消化……
然而,碘遇到淀粉为什么会变出蓝色呢?如果随手查找,大抵会发现这样的解释:碘和直链淀粉形成了“包合物”,从而显现出蓝色。还有些解释看起来更加详细,会说到直链淀粉螺旋卷曲,围出了一个“圆筒”,而碘分子则填充在里面。不过,这似乎还是有点难以想象——碘和淀粉形成的包合物,到底是个什么结构?
这个问题听起来早已不新鲜,但其中的细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个未解之谜。而就在前段时间,一项研究无意之中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答案。
碘原子“珠链”
研究者认为,在淀粉与碘的蓝色复合物中,碘单质不再以普通的分子形式存在,它们一个接一个地连接在一起,在复合物骨架中组成了一条条近乎直线的长链。
而这种结构特点,其实是在研究另外一种吡咯并苝-碘复合物时发现的。研究者们成功得到了这种物质的针状单晶。而得到结晶,也就意味着可以用X射线衍射法进行检测,这样一来,其中的空间结构就容易确定了。
X射线衍射的结果显示,在这些复合物中,碘原子“排排坐”的方式相当特别:“碘原子”以近似直线的形式,排排坐在吡咯并苝“盘子”堆成的骨架旁边,构成了一维无限长链。就像下图中这样:
吡咯并苝-碘的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数据显示,长链中的碘原子间距在0.3054~0.3174 纳米不等,而在碘分子中,两个碘原子之间的距离要短得多(只有0.270 nm)。这个差距足以证明,在复合物的碘原子长链中并没有独立的碘分子。在长链中,从周期变化的碘原子间距可以看出,每15个碘原子构成了一个小单元。
那么,这些结论如何与“淀粉-碘”复合物挂钩呢?拉曼光谱提供了非常特征性的证据。研究者们将他们的数据与过去淀粉-碘复合物的光谱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二者有很好的吻合度。这就间接确定,当淀粉与碘结合时,也产生了类似的长链结构。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