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联系与区别
时间:2016-01-31 21:32 来源:未知 作者:刘心宇 点击:次 所属专题: 反应热 燃烧热 中和热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反应热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题型一般为选择和填空,考查的内容主要有: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等。
| 反应热 | 中和热 | 燃烧热 |
含义 | 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 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 mol H2O(l)时所放出的热量 | 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
反应特点 | 任何反应 | 中和反应 | 燃烧反应 |
物质状态 | 物质的状态要确定 | 稀溶液 | 生成物在常温下为稳定态 |
方程式配平标准 | 任意物质的量 | 以生成1 mol H2O(l)为标准 | 以燃烧1 mol 可燃物为标准 |
△H符号 | 放热取负值、吸热取正值 | 负值 | 负值 |
能量数值的描述 | 必须指出是放热还是吸热或使用正负值或用△H表示 | 直接描述热量的变化时不必再指明是放出的热量,可用△H表示 | |
说明 | ①△H=∑E(生成物)-∑E(反应物)②△H值与书写形式有关,单位一般是“kJ·mol-1” | ①电离吸热、溶解时吸热或放热 ②稀强酸与稀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 | 稳定的氧化物如CO2、SO2、H2O、P2O5等 |
①在中学阶段,如果不指明条件就默认为通常状况,比较△H的相对大小时要考虑其数值的“+”“-”的问题②用弱酸或弱碱的稀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时,每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
不能根据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来判断一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因为有些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而有些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也可自发进行。
实际上反应热就是反应物分子中旧的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的生成物分子中新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之差。△H=∑E(反应物键能)-∑E(生成物键能)。同样当“△H”为“-”即△H<0时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这时“△H”为“+”即△H>0。

- 全部评论(0)
简约.(2335567409) 评论 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真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