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物质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注解与辨疑e>

常见铜盐溶液的颜色

1、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绿色
 
2、碱式硫酸铜 Cu2(OH)2SO4:浅蓝色
 
3、铜氨络离子 [Cu(NH3)4]2+:深蓝色
 
4、铜离子与甘油形成的配合物:绛蓝色
 
5、硝酸铜 Cu(NO3)2:蓝色
 
6、硫酸铜 CuSO4:蓝色
 
7、[CuCl42-:黄色
 
8、[Cu(H2O)4]2+:蓝色
 
9、CuCl2溶液:很浓 黄色;浓 绿色(原因:黄色+蓝色=绿色);稀 蓝色
 
10、硝酸铜 Cu(NO3)2:蓝色
     铜与浓硝酸反应后的溶液呈绿色,与氯化铜很浓时呈绿色的原因不同,而是由于NO2气体溶于其中而导致的(二氧化氮溶解在溶液中呈黄色,蓝色和黄色的混合色为绿色),而与硝酸铜浓度本身高低无关。

铜与浓硝酸反应后的溶液呈绿色,与氯化铜很浓时呈绿色的原因不同,而是由于NO2气体溶于其中而导致的(二氧化氮溶解在溶液中呈黄色,蓝色和黄色的混合色为绿色),而与硝酸铜浓度本身高低无关。

参考资料:

1、碱式碳酸铜 化学式为Cu2(OH)2CO3,又名孔雀石,是一种名贵的矿物宝石。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又称铜锈,颜色翠绿。在空气中加热会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铜绿(铜锈)也是碱式碳酸铜。铜在空气中与O2,CO2,H2O反应生锈产生铜绿Cu2(OH)2CO3
Cu2(OH)2CO3分子量221.12。美观的绿色粉末状晶体。相对密度3.8525,折光率1.655、1.875、1.909,加热至220℃时分解。不溶于水和乙醇,可溶于氨水生成二价铜的氨配合物。溶于酸形成相应的铜盐,溶于氰化物、氨水、铵盐和碱金属碳酸盐的水溶液中,形成铜的配合物。在水中煮沸或在强碱溶液中加热时则可生成褐色的氧化铜。可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在自然界中以孔雀石的形式存在。
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则吸湿并放出二氧化碳,慢慢的变为绿色的孔雀石组成。在自然界以蓝铜矿的形式存在。
制法:由硫酸铜与碳酸氢钠研细混合后加入沸水沉淀而得。

用途:用于制油漆颜料、烟火、杀虫剂、其他铜盐和固体荧光粉激活剂等,也用于种子处理及作杀菌剂等。

2、通常,铜离子Cu2+在水溶液中实际上是以水合离子[Cu(H2O)4]2+的形式存在的,水合铜离子呈蓝色,所以我们常见的铜盐溶液大多呈蓝色。而在氯化铜的溶液中,不仅有水合铜离子[Cu(H2O)4]2+还有氯离子Cl-与铜离子结合形成的四氯合铜络离子[CuCl4]2-,该离子的颜色为黄色。 
     根据光学原理我们知道,蓝色和黄色的混合色为绿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见的一般浓度的氯化铜溶液呈绿色的原因。如果我们向氯化铜溶液中加水,则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变小,水合铜离子相对增多,溶液主要呈现水合铜离子的颜色(蓝色)。所以我们见到的氯化铜稀溶液一般呈蓝色。 
     同样道理,在硝酸跟铜的反应中,稀硝酸与铜反应所得的溶液呈蓝色,而浓硝酸与铜反应所得溶液呈绿色。这是因为,浓硝酸与铜反应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溶解在溶液中呈黄色,二氧化氮的黄色跟水合铜离子的蓝色混合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绿色。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