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教育教学>竞赛指导>

化学奥赛辅导随感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是培养化学学习兴趣,发现和培养化学人才,普及化学教育的好方式。为推动化学教学,针对我校化学学科相对薄弱的现实,我们提出的化学奥赛辅导的指导思想是:高视角、低起点、分步到位。
高视角是指以高角度审视化学奥赛,不仅仅是为了一些学生获奖,更重要的是为了推动化学教学;在辅导的每一环节,都以培养思维和发展能力为出发点。
低起点是指以学生学习情况为辅导的起点,运用具体的知识为载体,培养能力;以逐步提高的能力获得新知识。
分步到位是指从整体讲,分步实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目标;从每个环节讲,争取辅导的最佳效果。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将辅导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课任教师承担,在整体教学时,负责参赛学生辅导;第二阶段以兴趣小组为教学单位,由指导教师进行培训;第三阶段为参赛学生的集训时间。这三个阶段,不是时间上的简单划段,而是遵循知识传授的阶段性,思维和能力培养的层次性,逐步逼近高视角所触及的目标。
具体运作过程可从知识传授与思维和能力培养两方面来说明。
知识传授:第一阶段与正常教学同步,传授教学大纲所规定之内容。课任老师除作好教学工作之外,承担参赛学生的个别辅导。使参赛学生在知识积累上,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层次,实现知识传授的第一次到位。
第二阶段以兴趣小组为教学主体,以奥赛辅导教材为本,有计划地进行辅导。不仅复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讲授中学教材所不及的奥赛内容。实现知识传授的第二次到位。
第三阶段进行集训,将化学史和化学新成就,浓缩在训练题中。使参赛学生视野开阔,对奥赛题型认识明确,实现知识传授的第三次到位。
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方面,第一阶段以具体知识为载体,重在训练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如进行H2S 性质教学时,重在H2S 的还原性和跟碱的反应。掌握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H2S跟O2 反应的计算;掌握用极端法判断H2S 跟NaOH 溶液反应产物。在此基础上,渗透出“得失电子守恒法”和“元素原子守恒法”。
第二阶段在开展教学时,复习课堂知识,拓宽和加深课本内容。对具体知识换角度分析,如对H2S 教学,先复习极端法对H2S 跟NaOH 溶液反应产物的判断,再运用类比思维,让学生举出常见反应中,那些可应用极端法判断。检查完课堂教学效果之后,重新审视H2S 跟O2 反应,本质是电子转移,因而具体讲解“得失电子守恒法”;重新审视H2S 跟NaOH溶液反应,实际上是钠元素和硫元素存在形式不同,但原子总量相同,那么“元素原子守恒法”就不是太高深了。
第三阶段在集训时,重点开发思维,培养能力。如在研究Fe跟HNO3反应后,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同学们会提出多种方法:①用方程式计算;②用“得失电子守恒法”计算,这两种方法学生掌握了。教师以第二种方法为例,逐步扩展。使学生掌握“得失电子法”解题范围、思路。以此题为依托,介绍平均值法对混合物的判断;在平均值法熟练掌握之后,介绍“交叉法”在混合物计算中的应用。以小专题的形式,讲解交叉法的应用范围,解题思路及数学基础。这样在教学中求到交叉法的“根”,在化学中则开出了“花”。这种对题目的研究,在能力培养上逐步提高;在思维训练上,有层次有力度。
在奥赛辅导中,我们强化运作过程的适应性和正确性。在辅导形式上,倡导多种形式,灵活新颖;在内容选择上,遵循竞赛大纲,切近实际;在课外辅导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写实验报告,写科学小论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让学生写对河水酸性测试的实验报告;对水泥厂三废污染的调查报告。这样,学生在实际中学化学,在实践中提高能力。通过奥赛辅导,我们收到以下效果。
1. 教师责任心和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奥赛辅导是独立于教学之外的一种教学形式。对学生而言,注重个别辅导,因材施教,这需要教师的责任心;就教师而言,个体劳动特证明显,因而促进教师不断钻研,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2. 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了学习化学的气氛。通过辅导的辐射作用,高一年级兴趣小组由30人增至70人;高二兴趣小组由25人增至71人。由最初的动员参加到现在踊跃报名,不仅是学习态度转变,更重要是学习兴趣提高。
3. 学生学习兴趣的改变,决定于他们智力的开发和成绩的提高。通过兴趣小组活动,课堂知识得到巩固。教师别开生面的教学,开启了学生思维。这些学生成绩提高后,对其他学生有极大影响作用。可以说通过奥赛辅导,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的能力,提高了化学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