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必修一>物质分类与胶体>注解与辨疑2>

“酸碱盐溶解性表”的应用与延伸

初中化学中“酸、碱、盐”是中考必考的考点,也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到四大基本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物质组成。再加上复分解反应,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笔者发现“酸碱盐溶解性表”就能很好地攻克学习化学用语和“酸碱盐”这一部分的难点问题。

由于该表在教材下册附录中,多数老师仅从酸碱盐溶解性的层面上给予学生指导,没有充分发挥该表的多种用途,使学生对该表的重视和研读程度不够,导致在化学用语和复分解反应应用中失分严重。因此,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对“酸碱盐溶解性表”的应用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一、借用“酸碱盐溶解性表”系统的复习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式的读和写。将该表首先提前亮相于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式、化合价与离子符号新课学习后。为了让学生巩固对常见元素符号、化合价和离子符号、化学式名称的记忆和利用交叉法正确书写化学式方法的掌握,在“酸碱盐溶解性表”的右侧增设“O2-”一列,然后指导学生完成该表的化学式填写,形成“物质化学式表”。

“酸碱盐溶解性表”的应用与延伸

二、利用“酸碱盐溶解性表”清楚的展示酸碱盐的组成和盐的分类。

将该表再次亮相于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的新课学习后。为了加深学生对酸碱盐组成的梳理和盐类物质的分类,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形成“物质组成和盐的分类表”。

“酸碱盐溶解性表”的应用与延伸

初中阶段,只需要记住常见的酸碱盐并会区分酸碱盐就可以了。表中第一横行的物质为酸,第一纵行的物质为碱,剩余部分为盐类化合物。如表,按酸根阴离子将盐分类:第三列与每一横行(除第二行外)交叉处形成的盐全是硝酸盐,以此类推第四列形成盐酸盐,第五列形成硫酸盐;若按阳离子分类:则第三行与第三列起每一列交叉处形成铵盐,以此类推第四行形成钾盐,第五行形成钠盐,等等。

三、结合“酸碱盐溶解性表”巧记物质的溶解性和准确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笔者认为酸碱盐溶解性的全面口诀应该在高一再学,初中教学中只需强调“七子沉淀:一蓝、一红褐、五白”,即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Mg(OH)2、CaCO3、BaCO3、BaSO4、AgCl。对于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应归纳为 “一水、两气、七字沉淀”。针对不同的反应,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一定的要求。如判断AgNO3和NaCl溶液间能否发生反应,可采用复分解反应书写规则“双交换、价不变”的方法,假想可以生成,那么就会有生成物AgCl沉淀和NaNO3溶液,发现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该反应可以发生。

四、妙用“三表合一”,并完善多功能备注,形成“化学术语小字典”。

将“常见物质化学式表”和“物质组成和盐类分类表” 及“酸碱盐溶解性表”三表合一, 使同学们就像查字典一样能准确读写化学式,熟记化合价和离子符号,理清物质组成及溶解性。同时优化多功能备注,极大地降低口诀繁杂性和教学难度,突出知识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牢固“双基”和理解能力的提升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酸碱盐溶解性表”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笔者通过多角度透析“酸碱盐溶解性表”,从表中伸长知识的触角,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作用的角度理解物质的溶解性,进而达到能熟练掌握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物质组成等四大基本化学用语,同时能真正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中考习题。

附:笔者设计的“酸碱盐溶解性表”(室温)

“酸碱盐溶解性表”的应用与延伸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