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物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与实例
时间:2025-10-09 08:17 来源:未知 作者:化学自习室 点击:次 所属专题: 电离方程式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电离方程式是表征物质在水溶液或熔融态电离过程的化学用语,常规强电解质(如 NaCl、H₂SO₄)的电离方程式书写相对简单,但特殊物质(如酸式盐、两性氢氧化物、络合物等)因电离程度、电离分步性或结构特殊性,需遵循特定规则。以下结合物质特性,系统梳理特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要点,搭配典型实例与易错分析,帮助规范书写逻辑。
一、酸式盐的特殊电离方程式(按酸根强弱分类)
酸式盐的电离核心差异在于 “酸根是否为强酸的酸根”,需区分 “水溶液” 与 “熔融态” 环境,二者电离产物不同,是电离方程式书写的高频考点。
1. 强酸的酸式盐(以 NaHSO₄为例)
电离特点
水溶液中:强酸的酸式根(如 HSO₄⁻)完全电离,生成金属阳离子、H⁺和强酸根离子,电离不可逆(用 “===”);
熔融态下:离子键断裂但共价键(H-O 键)不断裂,仅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式根离子,酸式根不进一步电离。
典型示例与书写
环境 | 电离方程式 | 关键说明 |
水溶液 | NaHSO4===Na++ H++ SO42- | HSO₄⁻在水中完全电离为 H⁺和 SO₄²⁻,体现强酸的酸式盐特性 |
熔融态 | NaHSO4===Na++ HSO4- | 仅离子键断裂,HSO₄⁻作为整体存在,不电离出 H⁺ |
易错提醒
避免混淆 “水溶液” 与 “熔融态” 的电离产物,如误将熔融态 NaHSO₄的电离写为NaHSO4===Na++ H++ SO42-,忽略 “熔融态下共价键不断裂” 的本质。
2. 弱酸的酸式盐(以 NaHCO₃、NaHSO₃为例)
电离特点
水溶液中,弱酸的酸式盐(如 HCO₃⁻、HSO₃⁻)先发生 “第一步电离”,生成金属阳离子与酸式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中用 “=” 表示,酸式根的进一步电离(如 HCO₃⁻⇌H⁺+CO₃²⁻)因电离程度极低(属于弱电解质的电离),需单独书写,且用 “⇌” 表示可逆。
典型示例与书写
物质 | 第一步电离(完全电离,水溶液) | 第二步电离 (部分电离,仅水溶液) | 关键说明 |
NaHCO₃ | NaHCO3===Na++ HCO3- | HCO3-⇌H++ CO32- | HCO₃⁻是弱酸酸式根,第二步电离可逆,电离程度<1% |
NaHSO₃ | NaHSO3===Na++ HsO3- | HsO3-⇌H++ SO32- | 同理,HSO₃⁻的第二步电离可逆,不可用 “===” |
易错提醒
不可将弱酸的酸式盐的电离合并写为 “NaHCO3===Na++ H++ CO32-”,需明确 “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 的分步特征,且第二步电离需单独体现。
二、两性氢氧化物的特殊电离方程式(以 Al (OH)₃为例)
电离特点
两性氢氧化物(如 Al (OH)₃)存在 “酸式电离” 和 “碱式电离” 两种形式,均为部分电离(弱电解质),用 “⇌” 表示,且电离程度极低,溶液中主要以 Al (OH)₃分子形式存在。
碱式电离:体现碱性,电离出 Al³⁺和 OH⁻;
酸式电离:体现酸性,电离出 H⁺和 [Al (OH)₄]⁻。
典型示例与书写
电离类型 | 电离方程式 | 适用场景 |
碱式电离 | Al(OH)3⇌Al3++ 3OH- | 与酸反应时,体现碱性,按碱式电离方向进行 |
酸式电离 | Al(OH)3+H2O⇌[Al(OH)4]-+ H+ | 与强碱反应时,体现酸性,按酸式电离方向进行 |
易错提醒
不可将 Al (OH)₃的电离写为 “Al(OH)3===Al3++ 3OH-”,忽略其弱电解质属性,需用 “⇌”;
酸式电离中,H⁺的来源是 Al (OH)₃与水分子共同作用,需注意方程式中 H₂O 的配平(如酸式电离式中需保留 H₂O,确保原子守恒)。
三、络合物的特殊电离方程式(按电离程度分类)
络合物的电离差异在于 “络离子的稳定性”:稳定的络离子(如 [Ag (NH₃)₂]⁺)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稳定的络离子(如 Fe (SCN)₃)仅部分电离,需结合稳定性判断电离可逆性。
1. 易电离的络合物(以 Ag (NH₃)₂OH 为例,银氨溶液主要成分)
电离特点
络合物由 “络阳离子”(如 [Ag (NH₃)₂]⁺)和 “简单阴离子”(如 OH⁻)构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络阳离子和简单阴离子,络阳离子本身结构稳定,不进一步拆分为金属阳离子和配体(如 NH₃)。
典型示例与书写
电离方程式:[Ag(NH3)2]OH=== [Ag(NH3)2]++ OH-
关键说明:[Ag (NH₃)₂]⁺是稳定络离子,完全电离,不可拆为 “Ag⁺ + 2NH₃”,体现络合物的电离特殊性。
2. 难电离的络合物(以 Fe (SCN)₃为例)
电离特点
由金属阳离子(如 Fe³⁺)与配体(如 SCN⁻)直接形成的络合物,在溶液中仅部分电离,存在 “络合物分子” 与 “金属阳离子、配体” 的平衡,用 “⇌” 表示可逆。
典型示例与书写
电离方程式:Fe(SCN)3⇌Fe3++ 3SCN-
关键说明:Fe (SCN)₃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低,溶液中同时存在 Fe (SCN)₃分子、Fe³⁺和 SCN⁻,不可写为 “Fe(SCN)3===Fe3++ 3SCN-”。
四、弱电解质的特殊电离方程式(以多元弱酸、水为例)
弱电解质的电离均为部分电离(可逆),多元弱酸需 “分步书写电离方程式”,不可合并;水作为极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需体现其极低的电离程度。多元弱碱本质上虽然也是分步电离,但是高中阶段为了简便,书写时一步书写即可(如Fe(OH)3⇌Fe3++3OH-)。
1. 多元弱酸(以 H₂CO₃、H₃PO₄为例)
电离特点
多元弱酸的电离 “分步进行”,每一步仅电离出 1 个 H⁺,且电离程度逐级减弱(第一步电离程度>第二步>第三步),书写时需分步体现,每一步均用 “⇌”。
典型示例与书写
物质 | 第一步电离 (主要电离) | 第二步电离 (次要电离) | 第三步电离(极微弱,可省略) |
H₂CO₃ | H2CO3⇌H++ HCO3- | HCO3-⇌H++ CO32- | - |
H₃PO₄ | H3PO4⇌H++ H2PO4- | H2PO4-⇌H++ HPO42- | HPO42-⇌H++ PO43- |
易错提醒
不可将多元弱酸的电离合并写为 “H2CO3⇌2H++ CO32-”,需明确 “分步电离” 的本质,且第二步及以后电离因程度极低,在离子方程式书写中通常不体现(除非涉及特定反应)。
2. 水(极弱电解质)
电离特点
水的电离程度极低(25℃时,纯水中 C (H⁺)=C (OH⁻)=1×10⁻⁷mol/L),存在 “水分子” 与 “H⁺、OH⁻” 的平衡,可写成两种形式(均正确),均用 “⇌”。
典型示例与书写
电离方程式:H2O⇌H++ OH-或 2H2O⇌H3O++ OH-(H₃O⁺为水合氢离子,更贴近实际电离过程)
关键说明:不可将水的电离写为 “H2O===H++ OH-”,需体现其极弱电解质属性,用 “⇌” 表示可逆。
五、特殊电离方程式书写的核心原则
判断电离程度:强电解质(如强酸的酸式盐、易电离的络合物)用 “===”,弱电解质(如弱酸的酸式根、两性氢氧化物、水)用 “⇌”;
区分电离环境:酸式盐需明确 “水溶液” 与 “熔融态”,避免混淆产物(如 NaHSO₄的电离差异);
遵循分步规则:多元弱酸、弱酸的酸式盐需分步书写电离方程式,不可合并;
关注结构稳定性:络合物电离需结合络离子稳定性,稳定络离子(如 [Ag (NH₃)₂]⁺)不拆分,不稳定络离子(如 Fe (SCN)₃)部分电离。
掌握以上原则,结合特殊物质的电离特性,即可准确书写各类特殊电离方程式,同时为离子方程式书写中 “物质拆与不拆” 提供理论依据。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