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可以按照知识点分类。高三阶段,可以按照模块来复习。
实际上,高中的这些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都应该按照模块来复习,按照知识点来复习,一点一点地消化、理解、突破。
这个复习计划和复习纲领,是指导性的纲领,每一周复习的学案,随后会在这个博客里陆续发布。
在后面的学习中,如果一旦遇到问题,感到困惑,可以时时回到这里,看看你自己是不是按照这个纲领在学习,还有哪些需要掌握的知识还没有领会透,需要加强。
第一周: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课标版化学的基础,许多概念、原理和应用,都建立在对化学实验的理解之上。抓住了“化学实验”和“化学分类”这两个要点,就扼住了高中化学的喉咙。
教材:必修一的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的第一节、选修六《实验化学》、必修和选修课本中的每个实验。
复习重点:一是实验操作方法;二是化学装置辨认、操作;三是熟悉课本上的每一个化学实验。
解题要点:常见实验实验操作和装置用途,常见化学物质的鉴别、分离。
复习要点:教材中的实验认真领会(尤其必修1、必修2),基本操作(过滤、蒸发、蒸馏、滴定、溶液配制与稀释等),基本实验装置,常见单质和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反应。
第二周: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首先从分类的角度看,清楚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反应的哪一类反应。之后是对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深刻理解和应用。
教材:基本原理见必修一的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应用见必修一的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和必修一的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离子反应的两个知识点:离子方程式和离子共存。
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点:电子转移方向,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物质还原性顺序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物质氧化性顺序表。
复习要点: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关系,理解并记住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氧化还原性强弱。
解题要点:主要考察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书写,涉及常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反应,几种不太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第三周: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这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难点,放到第三周学习,是因为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反应有很强的关联性,复习了离子方程式和离子共存后,马上学习这个知识点,效果比较好。
教材: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的第三章。
考察重点:一是弱电解质溶液的稀释、混合、电离;二是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混合后的各种离子浓度;三是电解质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c(OH-)浓度;四是溶解/沉淀平衡、水解平衡、电离平衡的应用。
解题要点:区别强弱电解质,不同酸碱条件下的水解,酸碱对pH的影响,盐类水解对pH的影响,电解质溶液中的反应(尤其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的知识点综合考察)。
复习要点:熟练掌握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盐的水解等内容综合考察。有没有化学反应?离子的来源:电离?还是水解?
第四周和第五周: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高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有机化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的时候比较开心,比较容易,但是一到了考试的时候,分儿可不好拿啊!
教材:必修二的第三章《有机化合物》、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
考察重点:选择题考察有机物官能团、结构、基本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类型;非选择题考察有机合成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过程、反应类型、反应条件等。
解题要点:清楚常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常见的反应,尤其注意一些有特色的反应,例如苯的衍生物与Br2、MnO4-/H+能否反应,苯酯与Na+的反应。
复习要点:深刻理解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及其检测方法(元素分析、氢元素的核磁共振、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取代、加成、消去、氧化、酯化五种反应类型要熟练应用。
学习有机化学这部分内容,是个功夫活儿,需要时间磨练,有点象学习游泳、或者学习自行车,一旦学会了就不会轻易忘记,如果没有学会就怎么也背不下来。
第六周和第七周:元素及其化合物
中学化学必考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个元素(选考的到前30个元素)。
我们初中学了三个非金属元素,C、H、O,高中学了4个金属元素Na、Al、Fe、Cu和4个非金属元素S、Cl、N、Si,一共学习了十一个元素,它们的单质、混合物,结构,组成,物质性质和化学性质、应用,都是考试的重点。
高考,多数省市都只考一个元素,考哪个元素,就取决于教研员的出题习惯和偏爱。
例如,2008年北京考了铜元素,于是大家都猜测了,2009年应该换考别的元素了,因为一共有 11 个元素呢,怎么可能在铜这一棵树上吊死。结果,没有吊死,却是吓死,2009年北京高考还是铜。
到了2010年,大家这回猜测“怎么也得换一个别的元素考了”,要是再考铜,就不是吊死、吓死,应该一头撞死了。高考化学试卷出来了,这次不是吊死、晕死,却能把人噎死,不是考了“一个别的元素”,是考了四个元素,N和Cl、Br、I。
7月初,北京的豆腐供不应求。一打听,许多化学老师和化学教研员都买了豆腐去撞死了。
教材:九年级化学关于C、H、O的章节、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和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解题要点:按照线索逐个确定元素,以此类推。只要知识具备加细心,比较容易得分。
复习要点:Na、Al、Fe、Cu四种金属元素,Si、Cl、S、N四种非金属元素,初中的C、H、O元素的电子结构、理化性质、主要反应和用途。
第八周: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察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写法和简单计算、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等。
教材:必修二的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选修四的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解题要点:正确判明可逆反应的起始态、平衡态,正确计算各个物质平衡前后的浓度变化,正确计算化学平衡常数K、并利用其来进行计算。注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能不是1 L。
复习要点:理解平衡常数(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沉淀平衡)是“生成物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乘积”的意义。
第九周: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用语
这一部分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多,是整个初高中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用语,例如阿伏加德罗常数、原子结构、化学键、电子结构和得失,pH、化学反应类型,物质分类,各种化学名称,等等等等。
教材:每一章节的概念部分,边边角角,旮旯胡同。例如,第几周期、第几族的写法,NA是什么什么常数(是哪五个字?),电离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有没有区别,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的条件,等等。
解题要点:教材概念的准确把握,化学用语的准确应用。
复习要点:基础知识,化学用语的正确应用(例如周期、族的正确写法)。
第十周:电化学基础
考察原电池、化学电池、电解池、电解和电镀、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的内容,知识点不多但是都很重要,象正极/负极、阳极/阴极的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判断,溶液某种离子浓度/pH变化的判断,等等。
教材:必修二的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第二节、选修四的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复习要点:电化学基础是综合性知识,需要以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以高中学的七大元素(Na、Al、Fe、Cu、S、N、Cl)为基础,以电解质溶液为基础。
解题要点:先牢牢掌握原电池的特点,由此延伸到整个电化学的其他知识点。至于氧化剂/还原剂、正极/负极、阳极/阴极、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判断,各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方法,你所需要的就是熟练掌握一种判断,准确、迅速做出判断就可以。
方法是工具,判断正确、得分为目的。
第十一周:化学与生活
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热点:例如低碳生活、环保(“三废”处理)、能源与资源等,二是日常生活:具体涉及到食品、药物、食品添加剂等等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教材:必修二的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选修一《化学与生活》。
解题要点:基础知识 + 社会热点
复习要点:教材上最基础的知识、主干知识考察,不要求单纯死记硬背,例如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复杂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等等。重点在于模块教学的本意,知道重要应用,不做深入剖析。
第十二周:查缺补漏
在化学的学习上,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能够很好地掌握一些知识点,也总有一些不那么容易掌握的知识点。按照这个计划,系统地复习了一遍,相信许多知识已经掌握了,也有一些知识还比较“生疏”。
每周的学习,都配有相应的同步练习、提高和拓展、历年模拟题和真题演练、学习效果自查。从中找出自己的薄弱点。针对薄弱点,查缺补漏,再次梳理,加强演练,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