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必修一>铝铁铜与金属材料>探讨与扩展6>

为什么用碱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而不用酸?是不是铝表面的氧

   为了消除上述疑虑,需要将氧化铝的几种变体做些简单介绍。氧化铝有多种变体,第一种是α-Al2O3,由Al在O2中燃烧或灼烧Al(OH)3及某些铝盐或水合氧化铝加热到1000℃以上而生成,该变体实际上不溶于酸或碱溶液;第二种是γ-Al2O3,由Al(OH)3在450℃左右分解可得,其结构与α-Al2O3不同,它可溶于酸或碱溶液,但强热到1000℃可转变为α-Al2O3,而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又是氧化铝的另一种变体,显然它能溶于碱溶液,是否可溶于酸溶液,可用实验来验证。取不同浓度的盐酸在其中投入铝条,如果产生气泡,说明氧化膜可被熔解。实验结果如下:

为什么用碱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而不用酸?是不是铝表面的氧

    由上述实验可见,氧化铝的这种变体是可以溶于盐酸的,只不过在常温下盐酸浓度较稀时反应速率较慢。

   所以教材中所讲到的“新制备的氧化铝”实际上是指Al(OH)3在较低温度下分解所得的氧化铝(即γ-Al2O3),铝表面的氧化铝膜也是既可溶于酸溶液,又可溶于碱溶液的,只有高温灼烧所得的氧化铝不溶于酸或碱溶液。由于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通常认为它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碱,而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用稀碱溶液比用稀酸溶液容易,故通常用碱溶液而不用酸溶液。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