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教育教学>课堂教学>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人教版化学教材编者周业虹老师就人教版化学必修教材中内容变化进行了梳理。

1.讲电解质不一定要讲非电解质。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教材中不再给出“非电解质”的概念,《化学名词手册》中也没有“非电解质”概念。这就避免了长期以来我们给混合物和单质放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尴尬场景。

2.单质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以往,我们将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把稀有气体纳入到非金属单质中。现在根据物质的组成,把单质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

3.有关胶体

(1)在《化学名词手册》中规定,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1-1000纳米的都属于胶体。实际上淀粉和蛋白质形成的胶体中胶粒直径都很大,远超过1-100nm。

(2)氢氧化铝吸附悬浮杂质,回避了“聚沉”概念。

(3)介绍胶体,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对混合物的认识。基于此“聚沉”、“电泳”、“渗析”等概念都没有提及,只是保留了鉴别胶体的手段——丁达尔效应。

4.钠与氧气反应实验操作变化。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变化有两处,其一是反应器皿发生变化,之前是在石棉网上做,现在改在坩埚中做;其二是将钠块投入热坩埚中。这样的改变使得钠块投入后能很快融化,然后在空气中燃烧,避免了逐渐升温过程中的氧化。坩埚作为反应器皿也更容易观察到过氧化钠的黄色。

5.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不再用酚酞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改用pH试纸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回避了中学老师津津乐道的中间产物过氧化氢的讨论。实际上酚酞的变色不仅仅是碱性变红,中性和酸性无色这么简单。它的醌式结构和羧酸式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在酸碱中和滴定部分,教材将pH过高或者过低时,指示剂变色范围进行了模糊处理。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6.关于碳酸钠

(1)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进行列表比较是经典操作,我也很喜欢使用。在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时,我们强调不能选择澄清石灰水,要选择氯化钙。但实际上,当碳酸氢钠浓度在0.5mol/L以上时,加入氯化钙溶液,也能产生沉淀。显然是碳酸氢根的电离产生碳酸根引起的。类似我们还在工艺流程题里做到,沉淀金属离子,用的沉淀试剂是碳酸氢钠,一半碳酸氢根失去氢离子与金属离子形成沉淀,另一半碳酸氢根结合氢离子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2)碳酸钠溶液温度升高,碳酸根水解平衡受促进,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pH增大。这个说法乍一看没有问题,但是细扣,忽略了温度升高对水的电离促进,Kw也增大。因此不能直接得出pH增大的结论。

7.氯气跟金属反应条件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以前经常谈到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从操作来看,实验时是将铁丝烧成红热,插入氯气中。从现象来看,铁丝在氯气中只是冒褐色的烟,并看不到火焰(对比铁丝在氧气中火星四射的剧烈反应)。条件改成加热更加符合客观事实。

8.关于氯气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1)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不同气体的制备有着不同学术价值:氧气的制备是初识原理和装置,二氧化碳的制备是原理和装置的对应关系,氯气的制备要考虑原料的挥发和尾气的处理,乙烯的制备则要考虑精细化控制(如投料比、温度等)。

(2)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教材中明确指出“部分氯气”,没有否认这是可逆反应。在这个地方,学生学习的重点在认识次氯酸。了解次氯酸的性质。至于可逆符号在第四章才出现,可逆反应在第五章进行了介绍。

9.关于仪器的发展。

(1)“石棉网”已经全面被“陶土网”替代。国际卫生组织将石棉规定为一类致癌物,世界上有六十多个国家禁用石棉及石棉制品。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称量固体最好使用分析天平。也可以用普通电子天平代替。在练习题中经常出现的物码反放导致浓度的变化可以考虑逐渐淡出。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3)聚四氟乙烯有很好的耐酸耐碱能力。用聚四氟乙烯制作的滴定管可以回避酸管和碱管。在练习题中经常出现的滴定管选择期待逐渐淡出。

10.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教学。

在之前的教材中,钠铝铁都有其独特的学术价值。钠是典型金属代表,铁是过渡元素变价金属代表,铝是酸碱良性的代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关注点集中在了铝及其化合物的定量计算和图像分析上。忽略了铝及其化合物应有的学术价值。在新教材中,分别在“金属材料”和“探究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两处对铝及其化合物进行了介绍。其中“金属材料”在正文中从铝表面氧化膜说起,分别介绍了铝和氧化铝分别与盐酸、NaOH的反应。探究实验中,以“信息获取”的形式介绍了氢氧化铝与强酸和强碱的反应,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11.副族元素包括第Ⅷ族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以往在叙述周期表结构中经常说“七主七副一Ⅷ一0”,在新版教材中明确第Ⅷ族是副族,只不过遵循习惯,不在后面标“B”。

12.弱化了四氯化碳的作用。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以往教材在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时,需要用四氯化碳萃取,通过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来确定产物。四氯化碳一方面有一定的毒性,另一方面对于此时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新版教材在此不再使用四氯化碳。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即使不加四氯化碳,颜色差异也比较明显。不加四氯化碳不影响对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结论的判断。

四氯化碳相关知识将在第七章甲烷氯代时进行介绍。

13.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删去了“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物难易程度以及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新版教材中判断非金属性强弱只保留了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主要考虑到非金属气态氢化物中氢的价态有差异,大部分氢元素为+1价,有个别的氢元素为-1价。那么气态氢化物在性质上就属于不同类的物质,仅仅是组成类似,再进行比较不够科学。

14.“钝化”这一名词被删除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在第五章硝酸部分对浓硫酸、浓硝酸使铝铁单质生成质密氧化物薄膜进行了叙述,但是删去了“钝化”这一名词。这个变化使得学生不必再多记忆一个名词了。

15.铜和浓硫酸反应的现象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铜和浓硫酸反应后的体系水含量很少。硫酸铜溶液的蓝色,实际上是四水合铜配离子的颜色。因此不能直接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际做实验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土棕色。土棕色溶液用水稀释后才能看到蓝色。2022年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考第5题对这个点也进行了考查。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16.喷泉实验的操作细节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喷泉实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验。我们在课堂上演示的时候,关注点经常放在有多少水喷入了圆底烧瓶,因为这是引起学生的兴奋点。我们很少关注开弹簧夹和挤压胶头滴管的顺序。先打开弹簧夹的目的是验证圆底烧瓶中的气压情况。如果没有这一步骤,水喷入圆底烧瓶可能是原本瓶内气压低导致。

17.从氧化还原视角关注含硫、含氮物质的转化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含硫物质转化是在“探究”栏目呈现的。它也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做实验之一。含氮物质转化是在“思考与讨论”栏目呈现的。

两个转化都特别强调要关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要分析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和发生的变化。含氮物质的转化还要求关注物质类别。

18.将“比例模型”更名为“空间填充模型”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新版教材中将“比例模型”更名为“空间填充模型”,做这样的更名原因是球棍模型中球的体积和原子体积也呈现比例关系。

19.环烷烃也属于饱和烃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从配图可以看出,饱和烃(烷烃)分为链状烷烃和环状烷烃。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认为饱和烃的通式是CnH2n+2,而环状烷烃(单环)的通式是CnH2n,因此把环己烷等环状烷烃归入不饱和烃。

20.金属冶炼方法的依据是金属活泼性而不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金属活泼性和金属活动性是有区别的。首先是体系不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金属与其它金属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总结出的。它是水溶液体系得出的结论。金属活泼性不一定是水溶液体系,也可以是熔融状态或者高温固体状态。其次是参考数据不同:金属活泼性与金属失电子能力相关,主要可以参考电离能数据。金属活动性在参考电离能数据外,还要考虑升华热和水合能。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文章
    作者其他文章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