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教育教学>课堂教学>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1.原子结构的编排顺序发生重构

(1) 新版教科书舍弃了“原子的诞生”,用简单的科学发展史导入。以“1936年马德隆发表了以原子光谱为依据的完整构造原理”导入本节内容。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2)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前置。特别强调构造原理是基于原子光谱。在介绍Cr和Cu的电子排布时也强调以原子光谱实验为主,而不再介绍洪特规则的特例。有利于学生“证据推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3)注重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在正文部分专门介绍轨道表示式,对轨道表示式中的每个组成部分含义进行了准确描述。

2.引入了“元素周期系”的概念。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第一章第二节,教材一开始就借助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门捷列夫和莫塞莱),引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系这三个概念,并阐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又通过【科学史话】栏目中介绍了三张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周期表,进一步说明元素周期系只有一个,元素周期表多种多样。

3.对π 键与 σ 键强度表述的改变。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旧版教材曾经介绍“π 键不如 σ 键牢固”,旧版教材在再版时对这个介绍进行了调整。在新版教材中做了“π 键不与σ 键的强度不同”这样的描述。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新版教材用举例的形式,分析了乙烯和乙炔的π 键的稳定性,为后续学习不饱和烃的性质打下结构的基础。

4.更换了分子空间结构模型的实践活动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在完成VSEPR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的学习之后,分子空间结构模型的实践活动由计算机模拟改为模型制作。用橡皮泥、牙签等常见物质制作模型,从操作层面上来讲更容易在教室或家里实现。此外这类模型制作增加了开放性,使得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外显,充分体现学生对原子半径、键长键角等的认识。

5.强化了共价键的极性

第三节的第一个问题改为共价键的极性,往下介绍了键的极性对分子极性和化学性质的影响。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是新增内容。教材选取了不同有机酸的pKa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从电负性的角度探究键的极性强弱与羧酸电离能力大小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可以分三组进行分析:①甲酸、乙酸和丙酸;②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③三氯乙酸和三氟乙酸。

6.注重结构对性质的解释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在第二章结束后的“整理与提升”栏目,要求学生对物质的宏观性质进行微观解释。这是“结构决定性质”化学观念的强化,也是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培养,也反映了近年来高考题中物质结构模块的说理题比重增加。

7.在晶体结构部分增加了部分新内容

物质的聚集状态、过渡晶体、混合型晶体、超分子、等离子体、准晶、离子液体和纳米晶体等都是新增内容。《课程标准》中对这些内容要求比较不高,不用进行太多的拓展性介绍。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如超分子只要求知道超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分子聚集体,“分子识别”和“自组装”是超分子的两个重要特征。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事实上,纯粹的典型晶体是不多的,大多数晶体是它们之间的过渡晶体。第三周期前几种元素的氧化物中,化学键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如表所示。这些晶体既不是纯粹的离子晶体也不是纯粹的共价晶体,只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偏向离子晶体的过渡晶体在许多性质上与纯粹的离子晶体接近,因而通常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如Na2O等。同样,偏向共价晶体的过渡晶体则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如Al2O3、SiO2等。

8.对离子晶体性质的表述进行调整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旧版教材中对离子晶体的性质归纳为硬度较大、难于压缩,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新版教材中不再归纳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只是单独指出NaCl和CsCl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教材后续【思考与讨论】栏目要求学生查表了解一部分离子晶体的熔点。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离子晶体的熔点差异的确很大。归纳离子晶体熔点较高不够准确。

9.在“晶体结构”部分删去了部分内容

(1)删去了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涉及计算较多,如半等径球半径与晶胞边长关系,空间利用率等。涉及数学计算较多,学生学习较为困难。

(2)删去了离子晶体结构的取决因素。旧版教材中介绍了几何因素和电性因素,提及了键性因素。新版教材中对以上内容都作了删除,同时删除了氟化钙的晶胞配图。

(3)删去了晶格能概念。一方面是因为纯粹的离子晶体并不多,另一方面是因为气态离子不是稳定存在状态。

以往教学中对碳酸钙和碳酸钡的分解温度进行解释时,从碳酸钙和碳酸钡的“晶格能”分析,和从氧化钙和氧化钡的晶格能分析得出相反结论。这就是因为离子极化作用,使得碳酸钙和碳酸钡不是纯粹的离子晶体,用它们的“晶格能”解释不科学。

10.配合物部分的调整与改变

(1)增加了铜盐、钠盐和钾盐等固体、溶液颜色图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2)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和乙醇配图增加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3)增加NaCl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氨水的实验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4)配位键不再使用“→”,改用“—”

2025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文章
    作者其他文章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