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键角大小的因素
时间:2025-08-15 18:07 来源:未知 作者:化学自习室 点击:次 所属专题: 键角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键角(bond angle):是指在分子中,一个原子与其他两个原子形成的两个化学键之间的夹角。键角是反映分子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原则上说,键角可以用量子力学近似方法计算出来,但对复杂分子,但实际上键角还是通过光谱、衍射等结构实验测定的。
实际上键角是成键电子云密度最大方向对称轴之间的夹角。键角的大小与成键中心原子的杂化状态有关。如,sp3、sp2、sp杂化状态的碳,成键时形成的键角约是109°28'、120°、180°。此外,键角的大小还与中心碳原子上所连的基团有关。
1.价电子对数即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
核心原理:排斥力最小化
价电子对(包括成键对和孤对)因同性电荷排斥需尽量远离。
固定空间内,电子对数越多,每对电子占据的"空间角度"必然减小。
例证
(图源:《物质结构与性质》人教版)
可以类比一下切蛋糕,分的块数越多, 蛋糕块儿就越小。当然微观和宏观类比不科学,但只要你懂就好。
2. 孤电子对的特殊作用
虽然电子对数增多整体趋势是键角减小,但实际分子中角度受电子对类型差异影响。电子对之间斥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孤对-孤对 >孤对-键对 > 键对-键对。
原因:孤电子对因无成键原子束缚,更靠近原子核,电子云密度更大 → 排斥力更强,会进一步压缩键角。
压缩效应:每增加1对孤电子,键角约缩小2°-2.5°(如CH₄→NH₃→H₂O):
CH₄ (0孤对) : 109.5°
NH₃ (1孤对) : 107° → 压缩2.5°
H₂O (2孤对) : 104.5° → 再压缩2.5°…
例1:SF₄(见下图)中赤道键角被孤对压缩至101.6°(< 理想三角双锥的120°)。
(图源:百度百科)
例2:ClF₃的键角压缩:
理论三角双锥键角:90°/120°
因2个孤对占据赤道位,实际键角被压缩至7.5°(远小于90°!)
3.电负性干扰:
(1) 配体电负性大吸引电子→使成键电子对远离中心(被拉远离)→导致电子对间斥力减小→ 使键角减小。
例:NF₃键角102.1° < NH₃的107°
解释:尽管二者均为1对孤电子,因为氟的电负性大于氢元素,使成键电子对远离中心氮原子,斥力减小,键角减小。
(2)中心原子电负性大吸引电子→使成键电子对靠近中心→导致电子对间斥力增大→ 使键角增大。
例:H₂O(104.5°) > H₂S(92°),
解释:尽管二者均为1对孤电子,因O的电负性大于S,使成键电子对靠近中心原子,斥力增大,键角增大。
4. 空间位阻效应
大体积取代基增加空间斥力,可能扩大键角。
例:(CH₃)₂O键角(111.7°) > H₂O(104.5°),因甲基体积大于氢原子。
5. 多重键的影响
多重键(双键、三键)的电子云密度更高,排斥力强于单键,导致键角扩大。
例:甲醛(H₂C=O)
∠HCH ≈ 116°,∠HCO ≈ 122°
理想sp²的角度是120°,但因C=O键排斥力更强。 使∠HCH被压缩,∠HCO扩张。
6. 特殊效应(如pπ-dπ反馈键)
例:PF₃键角(97.8°) < PH₃(93.5°),
因P与F间存在pπ-dπ反馈键,减少成键电子对密度。
总结:对键角而言:
孤电子对是强力"压缩器"——同等数量下比键对更能缩小键角;
电负性是"调节器"——可通过改变电子云分布微调键角;
杂化轨道是"骨架"——提供理想角度基准,实际值在其附近波动。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