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中的文化首先是本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核心观念,兼顾大理科层面和社会学层面的人文素养。对,是兼顾。化学是化学,不是科普,不是文学,不是社会学。一堂(或一个单元)有知识并有文化的化学课应该有以下四个要素。
一.有知识主题,可能还有文化主题。
比如讲工业制纯碱。知识主题当然是从食盐、氨、二氧化碳制纯碱的流程。这个流程是很个性的,纯碱厂是不可能电解铝的,不可能把硫铁矿变成硫酸的,不可能生产自来水的。猴子掰玉米了。这其实是一种必然,只有一个胳肢窝,没有盛器,没有找盛器的兴致,他能怎样。
这就需要同时组织一个融会贯通的文化主题,或者叫精神主题。悄悄地、细无声地并行。
比如,物质的溶解和析出,动态平衡(钠盐、铵盐也能沉淀)。让勒沙特列的光辉暗暗释放四十分钟。
比如,实验室纸上谈兵与工业大生产间的关系。成本、设备、环境……。让学生始终沉浸在一个伟大的原理之中。这个原理是:每天挣不回那个车钱,上班不要打的。
二.应该是地地道道的化学课
绝对不能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工业制纯碱的文化主题,因为那不是化学。那可以作为点缀、渗透,不能作为主题,占时不能超过两分钟。你得记住一个事实,当今的你、你的孩子和你的学生一样,没有人愿意听报告的。那对学生学化学的兴趣是构成伤害的。化学课的文化主题还得为化学服务。
文化不是一朵塑料花,它是知识的灵魂,也是知识的一种载体。
讲原子,讲庄子、墨子、德谟克利特、拉瓦锡,从头到尾没有离开原子。
讲电子云,半节课不出“电子云”这个词一次,但每句话、每个细节都在讲电子云,都在为宏观与微观间的心路历程舒筋活血。
讲元素周期律,带学生沿音阶练声,原来是为了说明螺旋式上升而不是简单的重复。
讲勒沙特列,讲黄河的水、天上的云、坡上的土,地地道道为了动态平衡。
三.高密度
知识主题和文化主题要为学科的核心理念和重大题材设立和提炼。比如:动态平衡、能量最低原理、异电相吸、结构决定性质、实验的重要和美丽、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这些是人类文化的结晶,能够保证高密度是真密度。
元素周期律,多么多么伟大的。一堂课下来,一点都不伟大。搞来搞去只有两个周期,“律”从何来?中国人讲究三,举一反三,一而再再而三,没有说举一反二的,没有人说再而二的,因为三是起码。不伟大怎么办?玩理念。一塌刮子两个周期,花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探究出分两行来。
为了一个碘的升华、一个“喷泉”实验、一个“西红柿能导电”、一个量气管误差分析,为了那些细枝末节,大探大究大讨论,实质一定是空虚的。
为了体现某种时髦的教学理念,为了表明自己能划清教师主导与主讲间的阶级界限,象文革期间设计样板戏那样设计各章各节的课,按别人的意志行事,不仅空虚,而且可怕。
形式一定要为内容服务。回归自然是最高级的教学形式。
没有肉的汤充其量只能算氯化钠溶液。
四.深入浅出
在一所非重点中学,四十分钟能不能将可逆反应概念和浓度、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一气讲清,讲出形象、讲出兴趣?能。在一所普通中学,四十分钟能不能将电子云、电子云形状、电子云伸展方向一气呵成,神形兼备?能。
当学生盯老师的眼神象警察盯贼那样,不愿漏掉你每句话、每个细节时,能。这就是效率。
凭什么?
学生的负担是炒题目造成的,不是课程内容造成的。二十多年前,电子云概念是初三教的。“时间”、“宇宙”、“黑洞”难不难?大物理学家把它们写成儿童读物,未满十岁的孩子不但能看懂,还津津乐道欲罢不能。凭什么?
凭文化力量的调动。
凭什么能调动得那么得心应手、左右逢源、顺理成章?
教师自身对概念的深入理解。非常非常的深入。出神入化是深入浅出的前提。
化学教师要进修,还是进修化学吧。别去进修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