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化学反应原理>电离水解溶解平衡>注解与辨疑j>

神奇的过饱和溶液

Q1:你知道非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区别吗?

非饱和溶液很简单,它是没有达到饱和度的那种溶液。比如100克15度的水里面可以加10克的盐,那么如果我在里面加了5克的盐,溶解了就是非饱和溶液。

然后饱和溶液就是它刚好达到饱和度,也就是说100克15度的水里面能加10克的盐,我就往里面加了10克盐,刚好溶解了,再也溶解不了了,这就是饱和溶液。

那么过饱和溶液它这个原理就比较复杂了,因为你看,当你加了10克盐进去之后,你再想加它就不会继续溶解了,这个时候它就组成由盐和饱和溶液构成的东西,它不是一个过饱和溶液。

Q2:那么过饱和溶液怎么做?

首先我们把水升温,比如升到25度,那么这个时候它的溶解能力就增加了,可能就可以融化15克盐了。这个时候我往里面加入15克盐,然后等它晾到15度,这个时候盐分不会晰出来。这个时候我就相当于在100克15度的水里面放了15克的盐,这就是过饱和溶液。

Q3:盐为啥不会析出来?

因为你是强制地把它们结合起来,所以你把强制的力也就是温度去掉之后,它会慢慢地恢复,但是很慢,就感觉当时没有析出来。其实这个跟溶质的性质有关,有的溶质不容易在溶液中形成晶核,所以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产生结晶中心,让溶质结晶析出来。

其实如果你发现它的里面的盐分析出了,你可以把它升温,这个时候它就可以重新地让盐溶解进去。其实不管是升温还是让水蒸发,然后盐析出都有一个过程,因为过饱和溶液,比如你看原来100克的水里面有10克盐,水蒸发了一半,剩50克水,但是盐蒸发不了,就是50克水里面有10克盐了,这盐就多了,超过了饱和度,然后又没有另外一个外力让这些盐能保持住,盐分就会慢慢地析出来。

Q4:溶液的饱和度是恒定的你知道吧?

我先给你大概解释一下饱和度。饱和度的意思就是说,比如100克水里面可以溶解10克的盐,这个是饱和的值。这个到达10克盐的时候饱和度为100%,0克盐饱和度为0%,在这里面进行等分。在10克和0克中间平均分成100份。饱和度是用来描述它已经加进去的溶质占可加进去的溶质的百分比。

所以你看在刚刚的例子里面,非饱和溶液100克水里面5克盐,它的饱和度就是50%,饱和溶液的饱和度不用想这是100%。过饱和溶液,咱们说的100克水15克盐,它的饱和度就是150%,懂了吧?有趣吧?

你看100克15度的水里面加了10克的盐,它是100%的饱和度,100克25度的水里面加了15克盐,它的饱和度也是100%。

Q5:什么情况下过饱和溶液里边的盐才会析出?

当温度降低了,或者说水量减少了,这个时候盐就会开始析出,但析出的过程很慢,直到它重新降到100%,这个时候它就又变成了饱和溶液。所以这个过程中都叫过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是不稳定的。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