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必修一>物质分类与胶体>注解与辨疑2>

胶体知识的延伸

1.胶体的电泳及实用价值。
  胶体的电泳现象证明了胶粒是带有电荷的(注意是胶粒带电而不是胶体)。
  ①同种胶粒带有相同电荷,彼此互相排斥,所以胶粒不易聚沉,这是胶体具有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胶体中胶粒所带的电荷种类可能与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用量有关,如AgI胶粒在I-过量时带有负电荷,在Ag+过量时带有正电荷。
  ②电泳是物理变化,胶粒不会接触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这与电解的本质是不同的。
  ③只有液溶胶和气溶胶能发生电泳现象,固溶液一般不发生电泳现象。

  电泳的形成原理: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在分散剂里向电性相反的阴极、阳极作定向移动。原因是胶粒带有电荷(表面积较大、能吸附离子)。

  电泳的应用:生物化学中常利用电泳来分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进行某些疾病的诊断;电泳电镀是利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的粒子均匀的沉积在镀件上。

  2.胶体精制的方法
  ①渗析:利用微孔直径为1nm的半透膜,使离子、分子可以穿过,胶粒不能穿过,这种精制的方法叫渗析。

  原理:利用半透膜只能让离子、分子透过,而不让胶粒通过的性质,使胶体得到提纯和精制。

胶体知识的延伸

 

 

 



 

 

        操作方法:如图2—3所示,把需提纯的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溶液装入半透膜袋里,用细绳扎紧袋口,系在玻璃棒上,然后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让半透膜袋浸入水中。操作时应注意:半透膜袋必须均匀不漏,渗析时间要充分。
  
  血液透析原理:医学上治疗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时,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原理与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血液中重要的胶体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透过透析膜,血液内的毒性物质则可以透过,扩散到透析液中而被除去。

  ②渗透:是低浓度溶液(或水)中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过程,而溶质的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

  3.使胶体聚沉的方法
  ①加热:加热就是对胶粒提供能量,能量升高可使胶粒运动加剧,胶粒间的碰撞机会增多,而使胶核对离子的吸引作用减弱,即减弱胶体的稳定因素,导致胶体沉降。如长时间加热时,Fe(OH)3胶体就发生沉降而出现红褐色沉淀。

  ②加入电解质溶液:在溶液中加入电解质,增加了胶体中离子的总浓度,而给带电荷的胶粒创造了吸引相反电荷离子的有利条件,从而减少或中和原来胶粒所带的电荷,使它们失去了保持稳定的因素,通过胶粒的布朗运动在相互碰撞时就可以聚集起来,迅速聚沉。如豆腐的制作,豆浆在一定温度下加入盐卤或石膏(CaSO4·2H2O)豆浆中的胶粒所带的电荷被中和,很快聚集而形成胶冻状的豆腐(称为凝胶)。电解质对溶胶凝聚作用的强弱,与加入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及电解质离子所显的电性有关。一般来说,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的半径越小,聚沉能力就越大。

  使带负电荷胶体凝聚的阳离子的次序为:
  Al3+>Fe3+>H>Ca2+>Mg2+>K>Na>LI

  使带正电荷胶体凝聚的阴离子的次序为:
  [Fe(CN)4]4->[Fe(CN)6]3->CrO42>PO43>SO42>NO3>Cl
  淀粉胶体因不吸附阴、阳离子而不带电荷,所以加入电解质既不凝聚,也无电泳现象。

  ③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当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混合时,也可以起到与加入电解质溶液同样的作用。如把Fe(OH)3胶体加入硅酸胶体中,两种胶体都会发生沉降。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