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物质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注解与辨疑e>

哪些轨道可以形成π键?

常见形成π键的轨道如下:

p-p π键:最常见,如乙烯、氧气

d-p π键:常见于过渡金属配合物,如四羰基合镍

d-d π键:常见于某些金属化合物,如八氯化二铼

f-d π键:较少见,某些锕系元素的配合物中理论上存在

离域π键(大π键):常见于多原子分子,如苯、吡啶、二氧化硫


1. p-p π键:由两个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π键。

形成条件:两个原子的p轨道相互平行,且每个p轨道上至少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乙烯(C=C):两个碳原子均采取sp² 杂化,每个碳原子剩余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 轨道,这两个p 轨道相互平行,以“肩并肩” 的方式重叠形成 π 键。

氧气(O=O):两个2p轨道以“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π键。两个氧原子的p 轨道重叠形成一个成键π 轨道和一个反键π 轨道,分子中的电子排布在成键π 轨道上,使氧气分子稳定存在。

2. d-p π键:由一个d轨道和一个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π键。

形成条件:一个原子的d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相互平行,且每个轨道上至少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某些过渡金属配合物:如四羰基合镍[Ni(CO)₄]中金属的d轨道与配体CO的p轨道形成反键π*反馈键(d→p反馈)。

3. d-d π键:由两个d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π键。

形成条件:两个原子的d轨道相互平行,且每个d轨道上至少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八氯化二铼(Re₂Cl₈²⁻):两个铼原子的5d轨道以“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d-d π键。

4. f-d π键:由一个f轨道和一个d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π键。

形成条件:一个原子的f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d轨道相互平行,且每个轨道上至少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某些锕系元素的配合物:某些锕系元素的f轨道和配体的d轨道以“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f-d π键,锕系元素的f轨道深埋于原子核附近,参与化学键的可能性极低,f-d π键目前主要是理论上存在。

5. 离域π键(大π键):在多原子分子中,如果有多个相互平行的p轨道,它们连贯重叠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p电子在多个原子间运动形成π型化学键,这种不局限在两个原子之间的π键称为离域π键或大π键。

形成条件:

①这些原子必须在同一平面上

②这些原子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

③p轨道上的电子总数小于p轨道数的2倍

苯(C₆H₆):六个碳原子的p轨道相互平行,电子在六个碳原子之间离域运动,形成一个六中心六电子的离域π键(π₆⁶)。

吡啶(C₅H₅N):五个碳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的p轨道相互平行,电子在六个原子之间离域运动,形成一个六中心六电子的离域π键(π₆⁶)。

二氧化硫(SO₂):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的p轨道相互平行,电子在三个原子之间离域运动,形成一个三中心四电子的离域π键(π₃⁴)。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