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的价值·原理·应用
时间:2025-08-10 08:54 来源:未知 作者:化学自习室 点击:次 所属专题: 萃取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萃取,顾名思义,“提取其精粹”之含义。有“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之分。
“液-液”萃取是指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液体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溶剂中提取出来。一般要用到分液漏斗和烧杯。
“固-液”萃取是指利用特定的溶剂从固体中提取有用成分的方法。如利用各类溶剂(丙酮、超临界CO2等)从花生、大豆中提取植物油的操作。
1.用CCl4萃取碘水里的碘,只是把碘从一种溶剂中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并没得到纯净的碘。这个过程有何意义呢?
首先,萃取具有使溶质富集(浓缩)的作用。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萃取剂对溶质的溶解性要比原溶液的溶剂好得多。这样,原来体积很大、浓度很小的碘水,用少量CCl4萃取后,绝大部分的碘就可以转移到CCl4中,这样一来,碘溶液的体积大为缩小,再分离时可以大大减少能量消耗。
与此类似的过程是从海水里提取溴:先向海水里通Cl2置换出Br2,并用热空气把单质溴吹出,用碳酸钠溶液吸收(碱性条件下Br2歧化为Br-和BrO3-离子),最后再酸化吸收液使Br2析出。我们注意到,从海水里吹出的本是单质溴了,为什么还要经过“Br2——Br-、BrO3-——Br2”的过程再“折腾”一遍呢?原来,海水里吹出的溴浓度很小,直接收集很困难,通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就是富集(形成浓度较大的Br-、BrO3-混合溶液),便于最终的分离与收集。
其次,与其它分离方法不同,萃取可在常温、常压或低温、常压下进行,生产条件较简单,对溶质的破坏作用小。比如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传统上采用蒸馏或水蒸气蒸馏的方法,需要高温加热,对精油中的很多有用成分有破坏作用,采用萃取的办法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些破坏作用,提高品质和产量。
2.使用等量萃取剂为什么分多次萃取比一次性萃取效果好?
用CCl4萃取碘水中碘的过程,实际上是CCl4与H2O两种溶剂争夺I2的过程。实验时我们会发现,若所用碘水浓度较大,往往萃取结束时水溶液并不能完全褪为无色,只是颜色比原来变浅了一些。
究其原因,是因为常温下碘在CCl4和H2O两种溶剂里有一个固定的浓度分布比例(85:1,也叫分配系数),如果你用较少的CCl4萃取大量的碘水,虽然碘在两种溶剂里的浓度比不变,但由于CCl4体积小,转移到其中的I2的量有限,水中残余的I2就较多了。
当萃取剂的量一定时,分次萃取比一次性萃取的效果要好得多。举例证明如下:用100 mL CCl4萃取100 mL 1 mmol·L-1碘水里的碘。
若一次性使用萃取剂CCl4,则根据上述分配系数85:1可知,萃取完毕,水里残余碘的浓度为1/(85+1) mmol·L-1= 0.0116 mmol·L-1。是原浓度的1.16%。
也就是说,可以提取到98.84%的碘。
若把萃取剂平均分为50 mL 的两份,先后对同一份碘水萃取,计算如下:
第一次:设水里残余碘的量为x mmol,则进入CCl4中的碘为(0.1-x) mmol,
第二次:设水里残余碘的量为y mmol,则进入CCl4中的碘为(0.00230-y) mmol,
解得:y = 5.29×10-5,残余碘的浓度为:
5.29×10-5Mmol ÷0.100 L= 5.29×10-4mmol·L-1。
最终,水里残余碘的浓度是一次性萃取后的:
是原浓度的0.053%。
也就是说,可以提取到99.95%的碘。
显然,分多次萃取的效果要好得多。
请注意,这只是理论上分析的结果,实际操作中,还要考虑分次萃取带来的工作量、操作过程中溶质和溶剂损失及由此引起的对环境的影响等。
与此相似的道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需要用少量水分2-3次洗涤溶解溶质用的烧杯和玻璃棒,以保证绝大多数溶质进入容量瓶。生活中我们在洗涤衣物时,最终进行多次漂洗也是这个道理。
3.超市里的花生油有“压榨油”和“萃取油”之分,何谓萃取油?二者有何不同?
压榨油一般是采取将植物种子磨碎、炒制(使内部空隙加大、油脂分子活跃度增大),然后通过物理机械的手段压榨,把油脂挤压出来。
萃取油则是先用溶剂与磨碎的植物种子混合搅拌、过滤,再设法使溶剂挥发,留下植物油。
生活中有的人偏爱压榨油是由于心理上放不下传统的口味,其实就对植物油中营养成分的保留来说,萃取油可能比压榨油还要好一些。
不仅是油脂,很多天然物质都是采用固相萃取法提取的。如植物色素和中草药的某些有效成分等。
4.超临界CO2萃取是何新技术?有何特点?
所谓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是将已经升温加压成超临界状态(物质的一种非液态、非气态又类液态、类气态的特殊状态,称为“超临界流体”)的二氧化碳作为溶剂,以其极强的溶解力萃取一般不易萃取的物质。
超临界CO2流体密度近于液体而粘度则近于气体,流动性强,有惊人的溶解能力,用于提取很多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因有以下几个特点,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流体之一。
(1)相对于别的流体,其临界条件容易达到。
(2)萃取剂CO2本身化学性质不活泼,无色、无味、无毒,安全性好。
(3)完全没有溶剂的残留(即使残留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防止了提取过程对人体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4)萃取温度低,可以有效地防止热敏性成分的氧化、逸散和反应,完整保留有关物质的生物活性。对于贵重药材成份的提取具有特殊的价值。
(5)分离简单,当饱含溶解物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流经分离器时,由于压强下降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恢复为分离的两相(气液分离)而立即分开,操作方便。
(6)相对于其它萃取剂而言,CO2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获得。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