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素学习中的误区与盲点
时间:2016-01-19 16:09 来源: 作者:罗翊轩 点击:次 所属专题: 卤族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卤素是高中化学中最重要的一族非金属元素,也是衔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极为关键的一章。因此,必须学深学透;然而,由于受初中化学学法的影响和认知经验的欠成熟,结果在学习卤素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有碍学好卤素的误区与盲点。
误区之一 AgI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AgI见光分解吸热,使云雾冷凝生成雨滴。
AgI用于人工降雨是作为“晶种”,因为AgI晶体很像云中天然的冰晶。若把AgI晶体撒入云中,水蒸气就凝结在AgI晶体上,等于增加了云中的冰晶,有利于雨滴形成,不是感光性的结果。
误区之二 F2与水剧烈作用,只发生反应:2F2+2H2O=4HF+O2
F2与水剧烈反应,主要把水分解放出氧气,但还有少量H2O2、OF2、O3生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F2=2HF+H2O2,2F2+H2O=OF2↑+2HF(1993年全国奥赛题)。
误区之三 漂白粉漂白时必须有酸存在,主要是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HClO漂白。
漂白粉溶于水即有漂白性:Ca(ClO)2+2H2O=Ca(OH)2+2HClO,有酸存在时漂白能力增强,在强酸存在时,漂白粉中CaCl2与Ca(ClO)2会发生反应生成氯气。如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1990年高考题)。
误区之四 淀粉-KI试纸只用来检验氯气。
淀粉-KI试纸遇氯气之所以变蓝,是因为I2与淀粉之间的反应,故只要是能将I-离子氧化成I2的物质(气体或溶液)均可使淀粉-KI试纸变蓝,如湿润的淀粉-KI试纸遇溴蒸气也会变蓝。
误区之五 卤素单质氧化性强,与变价金属反应均生成高价化合物。
氟、氯、溴的单质氧化性较强,与变价金属元素单质(如铁)反应时,生成高价化合物(FeX3),但碘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只能生成低价化合物(如FeI2)。
盲点之一 含氧氧化剂氧化Cl-时,必须有H+存在。
KMnO4、MnO2等都不能单独把NaCl中Cl-氧化生成氯单质,因为这一类含氧氧化剂起作用时,必须有H+结合氧,中心元素化合价才能降低。所以MnO2、NaCl混合物与浓硫酸作用,或KMnO4与浓盐酸作用,都可生成Cl2。
盲点之二 实验室可以用制氯气的方法来制溴、碘。
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用此原理同样可制溴、碘,只是分别用溴化物、碘化物与浓硫酸的混合物代替氢溴酸和氢碘酸。如制Br2:
盲点之三 可溶性氯化物与NaCl一样可与浓硫酸反应。
NaCl可与浓硫酸在(微热)强热下反应生成(酸式)硫酸盐,事实上,可溶性金属氯化物一般都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和HCl气体。
盲点之四 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相同的卤素原子间可形成双原子分子——单质(X2),不同的卤素原子间也可以形成双原子分子——卤素互化物(XX′),由于卤素的原子结构相似,因此,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相似。如,BrCl+H2O=HCl+HBrO,IBr+2NaOH=NaIO+NaBr+H2O
盲点之五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碘酒也是常见的溴、碘试剂。
氯水、溴水、碘水是实验室常用的氯、溴、碘单质试剂,实际上溴、碘的有机溶剂溶液也是常用的试剂。有机化学中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物质的存在,碘酒与碘水一样遇淀粉变蓝。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