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离子遇到硫氰根为什么会呈现红色?
时间:2025-02-18 15:54 来源:未知 作者:化学自习室 点击:次 所属专题: 硫氰化钾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Fe³⁺+nSCN⁻⇌[Fe(SCN)n](3−n)+ (n=1−6)
在水溶液中,Fe³⁺通常以六水合离子[Fe(H2O)6]³⁺形式存在,加入KSCN时硫氰根(SCN⁻)作为强场配体,逐步取代水分子,形成不同配位数的硫氰合铁配合物(如[Fe(SCN)3]等)。
[Fe(SCN)n](3−n)+配位数与颜色关系:(硫氰根浓度越高,配位数增加,颜色逐渐加深)
单配位(n=1):浅红色
三配位(n=3):血红色(最常见)
六配位(n=6):颜色加深至深红或棕红色
备注①酸碱性对[Fe(SCN)n](3−n)+颜色的影响:酸性条件(pH<3):硫氰根可能被质子化(生成HSCN),降低配位能力,颜色变浅。中性或弱酸性条件(pH 2–7):反应最灵敏,显色明显。②干扰离子:Hg²⁺、Ag⁺:与SCN⁻形成沉淀(Hg(SCN)₂、AgSCN),导致颜色消失。F⁻、PO₄³⁻:与Fe³⁺形成更稳定的配合物(如[FeF6]3−),抑制红色生成。
[Fe(SCN)n](3−n)+的显色机制:Fe³⁺价层电子构型为3d5,在八面体配位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分裂,形成不同能量的轨道,即当吸收一定波长的可见光时,电子会从低能量的d轨道跃迁到高能量的d轨道,其d轨道分裂为t2g(低能级)和eg(高能级),这种跃迁而分裂成能量不同能级的过程称为d-d电子跃迁。当硫氰根(SCN⁻)配位后,配位场强度增强,导致d轨道能级分裂增大。
不同的配位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结构和能量差,它们吸收的光的波长也不同,而未被吸收的光则被反射或透射出来,使得溶液呈现出特定的颜色。在硫氰根与三价铁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中,电子从t2g轨道跃迁至eg轨道时,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通常为蓝绿色光,约450–500nm),剩余光互补为红色(λ~600–700nm)被反射或透射出来,因此溶液呈现深红色。硫氰根作为π(原子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受体配体,可与Fe³⁺的d轨道发生电荷转移(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进一步增强红色吸收带。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