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地沟油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从一些资料可以大体了解地沟油问题的严重性。下面引用一些资料与同行们一起学习。
人们通常说的地沟油是指从地沟里掏出冲到下水道里的油污,或者用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中用简单方法加工、提炼出来的油。实际上,从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提炼后得到的油、多次重复使用的油炸食品油(或添加了一些新油)都属于地沟油。
地沟油的生产利用,利润极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有些地区的“产业”。城市的下水道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的地方。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仅300元人民币左右。掏地沟油的人平均掏一桶油能挣七八十元,每天掏4桶,回收提炼之后,每月至少能赚1万多元。这一行的打杂小工,每月也能挣2500元。国内地沟油一年的总利润能达到15亿元~20亿元。
地沟里的油污是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不法加工者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经过洗涤、蒸馏、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后得到地沟油主要成分仍然是高级脂肪酸三甘油酯,从外观和感官上,很难区分地沟油和普通油。掺入食用油的地沟油,如果含量较少,更难以检测,但它的危害不容轻视。
这些地沟油不卫生、质量极差。油的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还可能含有毒素。从下水道、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中提取的地沟油含有黄曲霉素,毒性很高(研究称是砒霜的100倍)。高温状态下长期反复使用的油炸食品油,在高温下氧化,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复杂反应,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升高,还产生各种易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长期摄入地沟油,将出现消瘦和发育障碍,易患腹泻和肠炎,并可能导致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地沟油中的黄曲霉毒性易使人发生肝癌等肿瘤。
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估计我国返回餐桌的地沟油达200万~300万吨/年。按我国1年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计,吃10顿饭,可能有1顿会碰上地沟油。可能是在小摊、饭馆吃饭吃到的,也可能是你买的食油里掺有地沟油。针对“地沟油”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要求迅速组织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食用油脂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严肃查处,购买使用地沟油的行为。
科学家也正在研究能够检测鉴别地沟油的有效手段。但地沟油的治理并非检测手段或标准所能解决的,关键在于政府管理。专家认为必须由政府集中收购处理餐厨垃圾,从源头上杜绝地沟油。科学家估计,中国要彻底禁绝地沟油,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因此,人们在食用、购用食油时,要自己注意防范地沟油的危害。比如,买油时,注意看透明度、看色泽、看沉淀物。纯净植物油透明、无色,无沉淀物。还要注意闻气味,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摩擦,发热时闻气味,有异味的油,质量有问题,有臭味可能就是地沟油,有矿物油气味更不吃。还可以用筷子取一滴油,品尝味道。有酸味、焦苦味的油已发生酸败。把层底部的油涂在纸片上点燃,燃烧不正常发出“吱吱”声、噼叭”爆炸声音的,水分超标,可能是掺假产品。
当然,最好使用食用油酸败快速检测试纸,对比油的过氧化值、酸价,看是否超标。也可以测定金属离子浓度与电导率。实验表明,从潲水回收的地沟油电导率是一级食用油的5倍至7倍。
话说回来,回收处理、使用地沟油,只要不是用来食用,并不是坏事。比如,用以生产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有良好的环保性,排放的尾气中不含二氧化硫,而且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也大大降低。科学家正在研究用微酸性催化剂技术处理地沟油,使其醇解和酯化,并解决得到的柴油残留酸值高的问题,以降低了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使得生物柴油得意以实际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