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化学反应原理>电离水解溶解平衡>注解与辨疑j>

关于“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的几种解释方法

 

1.用有效碰撞理论解释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浓度的弱电解质溶液中加水,由于水分子数增多,使得弱电解质电离的离子之间的距离增大,离子间相互碰撞结合成分子的机会减小,单位时间内离子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减少。另外,弱电解质分子由于受到极性分子的作用,离子化倾向增强。使得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大于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所以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2.用电离平衡常数解释

在一定温度下,某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保持不变。例如:醋酸的电离平衡为:

CH3COOH 关于“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的几种解释方法      H++CH3COO

         Ka=关于“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的几种解释方法

在一定温度下,若醋酸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关系如下:

            CH3COOH  关于“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的几种解释方法        H+      +      CH3COO

起始:      1 mol·L1         0.01 mol·L1    0.01 mol·L1

稀释1倍:  0.5 mol·L1                    0.005 mol·L1   0.005 mol·L1

Ka=关于“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的几种解释方法

加水稀释1倍后:

关于“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的几种解释方法Ka

因此,若满足达到平衡时Ka不变,c(H+)c(CH3COO)需增大,c(CH3COOH)需减小,那么醋酸的电离平衡必然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3.用质量作用定律解释

对于某一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如:CH3COOH   关于“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的几种解释方法    CH3COO+H+

­

v(逆)关于“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的几种解释方法  v(正)

在一定温度下,K1K2保持不变。根据质量作用定律:v=K1·c(CH3COOH)v=K2·c(H+)·c(CH3COO)此时v=v处于平衡状态。若保持温度不变,则该醋酸溶液稀释1倍时,各种粒子的浓度都减小到原来的1/2。此时:

v=1/2)·K1·c(CH3COOH), v=1/4)·K2·cH+)·c(CH3COO),因为:K1·c(CH3COOH)=K2·c(H+)·c(CH3COO),所以vv,醋酸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4.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对于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同理,对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来说,加水稀释,弱电解质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同等倍数地减小,相当于气体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必然向着化学计量数大的方向移动,故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摘自《中学化学》2002年第2期,张书成)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