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教育教学>学习思想>

给新高一学生学好化学的几点建议

一、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对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进行探究并找出其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是以实验为依据的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科学。它是自然学科,不是人文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或不常见的物质。所以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实验学科、生活气息很浓的学科、实用性很强的科。因而在化学的学习中,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加强课本知识与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

相对于数学、物理的“难”,化学却是起点低、入门易而又具有“繁、多、乱”的特点,涉及的知识点多而散,如果不注意学科特点,将一系列物质学习过后,思想思维就会出现极大的混乱。不同物质的结构、性质纠缠不清,因而每考每败,这就是化学学习中“知易会难”的原因。

分子运动现象

给新高一学生学好化学的几点建议

二、 高、初中化学的区别

1.基本概念多,抽象而不易理解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形象思维侧重抽象思维,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摩尔概念更一个接一个,同学们一时不适应,这是同学们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

2.教学进度快,反应方程式复杂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进度较慢,相关知识的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教学进度也加快,有时个别同学还没反应过来,便学完地章了。还有高中化学的化学方程式增多,难度也增大了,多数反应失去了初中已经掌握的反应规律,不能再套用初中的规律了,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如:碱与Al、Al2O3、Al(OH)3的反应、Ca(OH)2与NaHCO3的反应、Cu与HNO3、浓H2SO4的反应、Cl2与水、碱的反应,Cl2的实验室制法、NH3的氧化等,同学们一时难以理解,深感难以掌握、难以记忆,不太适应。

3.知识内涵深,相互联系较广泛

高中教材中“摩尔”使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渗透在高中教材的各个章节,对整个中学化学计算起着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学得好可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能使学生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探索、研究后面的化学知识,培养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4.抓典型元素,带一族元素性质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钠、硅、氯、硫、氮等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5.定量问题由质量向物质的量转化

初中化学在定量描述化学问题时,不论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还是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都是以质量来描述。而高中化学引入了“摩尔”概念,在定量描述化学问题时,则更多的是使用“物质的量”。刚开始时,同学们可能会感觉不适应甚至不理解,但熟练以后就会感觉非常方便。

简易装置制备蒸馏水

给新高一学生学好化学的几点建议

三、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内容

以下知识,同学们有必要在假期抽点时间来学习巩固或适度提升,这有利于顺利实现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过渡。

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2)同素异形体;(3)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定义;(3)出现碳酸氢钠、碳酸氢钙却没有酸式盐的概念及性质。

2.初、高中教材都有的内容,高中是初中的延伸

(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知识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教材则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高中化学氧化反应的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①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教材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和化合物”的简单例子,而高一教材则从化学键的形成来认识“离子化合物”和“共和化合物”。在此基础上选修教材还有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可见高中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问题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些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并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则更详细、系统地介绍了钠、铝、铁、硅、氯、硫、氮等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所以初中的知识是高中进行一步学习的基础,特别是,这些知识还是学习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的素材,一定要掌握好。建议同学们从类型、通性以及转化关系等角度对初中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进行整理,这样,高中的学习就会很轻松。

4.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

(1)化学计算一直是同学们的薄弱环节,若在初中根据质量的计算掌握熟练,在头脑中有了“量”的概念,才不至于高中学习“摩尔”及相关计算时感觉一头雾水。

(2)溶解度问题。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这方面老师会有补充。

5.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的内容。高一年级要结合Cl2、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处理装置等方面学习气体的制备,并将之扩大为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所以,我们应该先掌握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四、 学好高中化学的策略

1.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要认真预习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提前学习的意思。但很多同学预习是扫描式、像读小说、看电影。一节内容5分钟就搞定了。这其实不叫预习,就是一种扫描。没动一点脑筋,没有收效的,这样的学习,能力是丝毫得不到提高的。预习就是要通过走在老师前面、想在老师前面、学在别人前面,要拿出一个架式,要拿出笔来,勾画出重点;要拿出草稿本,进行演算,然后将课本习题认真做一做,检验自己的预习成果。

若课前都养成了预习的习惯,就可以心中有数,课堂听课有的放矢。知道老师上课要讲什么?自己有什么不懂、模糊不清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避免盲目的听,盲目的记,提高课堂听课效果。有了预习,别人是在上新课,对你而言则就是复习课了,可想而知,你的听课效率就比别人的高。

(2)课堂上细心听讲

上课要细心听讲,积极思考。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产生了什么现象?

老师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听听老师分析反应的过程,不能只记结果。老师讲计算题时,要听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学会规范解题步骤。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一时未懂的,暂时放下接着听,等下课后,再找老师解决遗留问题。

化学知识点多而零散,课堂记笔记很重要,书上有的简单记,书上没有的详细记,重点和难点详细记。好的笔记是教科书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但是,要兼顾记笔记和听课,不能只听讲不记笔记,也不能只记笔记而忽略听讲,顾此失彼。

(3)课后要认真作业

作业是消化巩固和应用知识的必要环节,作业的质量决定学习的效果。

首先,要先复习后作业。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复习所学知识,学新悟旧,掌握相关知识后再做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作业之前没有掌握相关知识,只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思路来做题或猜答案,会事倍功半。

第二,作业要考试化。做作业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就像考试一样,固定时间,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要杜绝做一题对一题答案的习惯。当作业定时全部完成后,再对照答案自我批改,形成一种紧张感、效率感。做到“先做后批深思再改”,形成“做→批→思→改→提高”的完备的过程链,做到“做一题会一类”。

第三,不仅仅是纠错,重要的是“纠”错和反思,做错的习题用红笔改正过来,对错误原因也用红笔写在错题旁边以示警示。要认真分析做错的原因,通过反思发现自己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如果知识点记不准,则要强化记忆,如果是马虎,以后要细心,如果不会应用,应多做些题。这种“纠”错的过程会给自己留下很深的印象,以致在今后的学习中少出甚至不出类似的错误。

第四,要建立题库。题库可以收集错题、典型的题,对做错的题、典型的题,隔一段时间拿出看一看,必要时再来重做一次,这样就可以防止遗忘。题库还是阶段复习的重要资料,值得珍藏。

2.努力记忆“工具性”的知识、基本规律的结论

我们反对一味死记硬背,但决不排除必要的记忆,重要的是记忆的内容和方法必须选择,“工具性”的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结论是必须要努力记忆。如元素符号、物质的类别(是金属、非金属、氧化物,还是酸、碱、盐?)、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溶解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各类物质的通性,稳定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及其强弱差异等)、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元素的核电荷数、元素周期律等等,均为必须记忆之列。

记忆的方法强调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通过归纳、类比等方法使概念间沟通联系,通过对比异同,形成概念体系,从而加深记忆,另外,通过分析特点归纳口诀,有利识记;通过读写相结合,强化识记。如盐类的水解,可编成口诀,“无弱不水解,有弱就水解,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3.多角度分析确定物质的性质、研究反应规律

元素化合物知识最零碎,但又基础、最重要,一定要想方设法、下功夫掌握。

(1)全面判断物质的性质

①根据属类从通性把握物质的通性;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高低判断氧化还原性;

③从特性补全物质的性质,若每一种物质都从这三方面总结,定能全面深刻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

如:SO2性质的确定:①酸性氧化物通性:与水反应生成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②化合价为+4价(中间价):有氧化性,可与H2S等还原性物质反应;有还原性,可与O2等氧化性物质反应;③特性:有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

(2)深入研究反应规律

1)重要反应类型: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②氧化还原反应、③双水解反应

2)反应规律:①非氧化还原反应:物质间组成成份的交叉结合(一定是:阴阳离子结合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相结合);②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只要确定了一种反应物,一定要着手分析化合价)

例①:CaC2+H2O=Ca(OH)2 + C2H2↑(分析步骤:H2O可以表示为:H—OH,由于化合价不变,根据阴阳离子结合不难写出生成物。)

例②:Cl2+2NaOH=NaCl+NaClO+H2O(分析步骤:①一定会生成NaCl,②Cl2→Cl的化合价降低,③Cl的化合价升高形成ClO,④根据质量守恒一定有H2O生成,⑤配平)

例③:Cu+2H2SO4(浓)=CuSO4+SO2↑+H2O(分析步骤:①金属一定与酸根结合,一定会生成CuSO4,②Cu→Cu2+的化合价升高,③S的化合价降低生成SO2,④根据质量守恒一定有H2O生成,⑤配平)

上述方法掌握后,就没必要“背”化学方程式了。

4.善于归纳总结规律,形成自己的知识

自己的知识才记得最牢固!归纳总结有:

(1)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SO2→SO3→H2SO4为统领。

(2)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3)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

(4)规律提炼法:

①取用固体粉末的123——“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人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

②取用块状固体的123——“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③过滤操作的123——“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④物质检验的规范表述的3+4——“三层次、四要素”。“3”指物质检验要包括操作、现象、结论三个层次的内容,“4”指操作四要素:取样品、在什么仪器中实验、加什么试剂(规格、用量)、简单操作(振荡、静置、分液、过滤等)”。

⑤用原理解释化学问题的规范:确定反应原理——分析条件改变引起的变化——回应题目的问题。

这些规律,好比数学、物理的公式,坚持不懈,你会发现,化学其实也是很的规律的。

5.重视化学实验,使抽象内容形象化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探究化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高考的重要命题,因此要学好化学必须重视实验。从简单的常用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的训练到复杂实验的设计都要认真操作、大胆试验,在设计实验时要做到科学合理,即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程序合理、现象明显。

对老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要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掌握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和要领,课本中安排的学生实验是培养动手能力的最好机会,要积极参与、认真操作。化学实验与化学知识紧密配合,它有助于我们对化学知识的建立和巩固,有助于动手、观察、思维、推理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6.阅读课外书,扩大知识面

化学知识点多,记忆的内容多,课后必须看书,通过看书掌握概念,熟记性质,另外至少要有一本化学课外参考书。课外参考书有知识归纳、规律总结、方法指导,有助于我们构建知识网络,掌握规律,同时有典例剖析,有助于我们自学,扩大知识面。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