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移动版

首页>化学反应原理>电离水解溶解平衡>探讨与扩展j>

电解质相对强弱的定量判断

通常情况下,强电解质是指电离度在30%以上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 盐。弱电解质是指电离度在30%以下的电解质,如弱酸和弱碱。

通常认为某酸或碱的电离常数K(25 °C) >1则为强酸或强碱,即强电解质;电 离常数K=10-4<K<1为中强电解质;电离常数K<10-4为弱电解质。

有些电解质分步电离,第一步为完全电离,,但第二、三步电离不完全,具有弱电解质的性质。例如,硫酸的一级电离几乎完全,二级电离不完全,电离常数K2 = L.02×10-2,具有中强酸的特征。但硫酸仍是强酸,其一级电离常数K1>1。

同一电解质在不同溶剂中也可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性质。如食盐在水中为强电 解质,而在极性弱的溶剂(如甲醇)中,则为弱电解质。一般情况下,所谓的强、弱电 解质均是对水溶液而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并不能作为物质的类别,而仅仅是电解质的分类。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